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瓦尔特·本雅明是一位拥有“身后之名”的作家,自他1940年去世以后,围绕他的研究才开始起步并且增多。人们开始关注他的“机械复制技术”、“光晕”和“拱廊街”,探讨他的“革命哲学”、“历史哲学批判”,还辨析他的“总体性”、“现代性”等概念。然而回到人物本身,他的一切沉寂和失败、声名和美誉都应放置在现代资本主义城市的语境中去揭示。本雅明就像一个欧洲版图上的游牧者一样,人生的经验和遭际都是从一次次城市生活中获得,他的作品也经常以城市经历作为直接的描述对象。从“拱廊街计划”开始,本雅明对现代性城市赋予全部哲学与美学化的解读,他的城市美学思想值得研究,并且应为他建构起属于他的城市美学理论。同时,本雅明对于城市的见解是超前于时代的,例如他对城市空间的优先关注远早于70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空间转向。本雅明城市美学思想是针对自十九世纪起始的现代性都市美学,且以“巴黎”作为最重要的思想呈现地。因为其城市美学思想研究在国内外研究视域中有所缺失,所以研究本雅明城市美学对于研究其思想具有重要性、丰富性和启示性。本雅明城市美学应是跨学科的研究,判断的方法应是综合的。本雅明的拱廊研究计划,是他第一次将研究目标聚焦特定的城市空间,波德莱尔和巴黎作为现代性神话正是他城市美学的思想风暴中心。其他文本中的欧洲城市如柏林、那不勒斯、莫斯科以及他的精神返乡之处“单向街”也可凝练出大量珍贵的城市美学思想,其中有“震惊体验”、“闲逛者”、“人群”、“幻象”等重要城市意象概念。对于本雅明城市美学理论进行新的建构和塑形,将其思想简化为一个“城市美学椭圆”模型,重点关注椭圆内部“人类现代性日常生活”和“宇宙历史的全体命运”的两个核心命题,并探讨其城市美学思想中时间和空间的辩证关系,将其城市美学转译为空间美学,观照“空间”这一重音,本雅明研究城市的方法等问题也值得注意。本雅明和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间有着承续关系,主要涉及空间理论转向和日常生活转向两方面,应当着重分析对比哈维的《巴黎城记》。本雅明城市美学思想焕发出了它应有的当代意义,除了与后现代城市美学应和,还更应对中国城市美学建设产生正面的持续的启示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