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实施的农业结构调整战略,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它不仅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而且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优化农村就业结构,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步伐。然而,山东农业结构调整的实践经验表明,资金短缺问题已严重制约了山东省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一般而言,对农业的资金投入主要包括政府财政支农支出、农民自我投入和金融信贷资金。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今后政府作为投入主体在微观层面的作用将进一步逐渐减弱,农户也因受收入等因素的影响,自身积累能力较低,对农业的投入短期内不会有很大的改变。因此,金融支持自然成为满足农业结构调整资金需求和金融服务的必然选择。但是,近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农业银行为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而大量地撤并在农村的经营网点;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逐渐萎缩,功能比较单一;农村信用社商业化经营倾向严重,服务功能不完善;农业保险和农村资本市场发展滞后等,造成广大农村地区金融供给主体单一,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供给缺乏,根本无法满足山东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村金融提出的要求。因此,今后必须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大金融支持山东省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 本文在对山东省农业结构调整进行动态和静态分析的基础上,从分析山东省农业结构调整中的资金供求入手,指出金融支持是山东省农业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并进一步分析了金融支持山东省农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首先介绍了问题提出的依据和意义,其次介绍了本文研究的内容和采用的方法,以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动态和静态结合,对山东省农业结构调整进行了全面分析,为以下各部分的分析研究奠定基础。首先,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其次,动态考察了山东省农业结构调整的历史进程;第三,对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