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问题研究——基于《萨班斯法案》的框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ess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是证券市场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会计监管不力,会加剧其违规活动,从而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和破坏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近年来各国财务舞弊案层出不穷,尤其是美国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给整个社会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为此,美国国会在2002年通过了旨在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会计改革法案一《萨班斯法案》,该法案建立了一个框架,以提高公司管理层的职责和加强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监管等。这部法案从多个方面强化了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及加强了会计监管力度,给世界各国的内部控制制度理论健全和加强会计监管带来了全新的框架和理念。 本文以定性分析为主,在对现有内控理论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借鉴和整合及对《萨班斯法案》的改革措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的内控现状,提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的若干建议。 文章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内部控制相关理论,其中着重介绍了美国的COSO报告的框架理论。 其次,论文研究了《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内容,从宏观角度分析了该法案在推动会计和审计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作用。进而文章研究了法案涉及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并讨论了法案在公司管理层的职责和责任方面的改革以及法案的实践效果,及该法案在实施过程中的各方观点及分析。 再次,对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研究《萨班斯法案》对我国构建及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借鉴意义。 最后,论文提出应将对法案涉及到内部控制的改革内容借鉴,以完善我国内部控制。论文比较了中美两国关于内部控制准则上的差异,并给出了我国借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一些建设性意见,诸如“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进行强制性规定”,“制定科学规范的评价标准”等等。 综上所述,该法案核心在于加强内部控制,我们应借鉴其精髓并完善我国内部控制。本文的研究旨在加强我国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保证信息质量,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
其他文献
随着人类社会步入信息化社会,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企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迫使企业的管理理念以及经营方式发生变化,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
一、引言rn随着全球价值链和数字贸易的发展,制造业“服务化”趋势愈发明显,服务已成为世界贸易的基石,是实现由传统贸易向价值链贸易顺利转变的“变革力量”.WTO最新发布的
期刊
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从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转变的格局下,NW集团将直接面对市场机会与挑战,直接面对全球化竞争。因此,本文主要针对NW集团在目前转型期所面临的产业定位与业务发展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本文借鉴了国际上发达国家在制定公司战略时所采用的通行框架,同时根据我国的国情和NW集团的实际情况作了适当的调整,从战略定位、战略选择和战略实施的角度对NW集团的产业战略规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本的作用开始凸现。资本雇佣劳动的逻辑正在逐渐被突破。随着物质资本的稀缺性和资产专用性的不断下降,原有的物质资本所有者独占企业剩余的合理性受到质疑。人力资本所有者凭借其特殊的资本特性,和物质资本所有者之间讨价还价进行反复博弈。人力资本所有者要求成为继股东,债权人之后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第三人,要求享有企业剩余价值索取权。本文对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根本条件及制约因素作
有关资本结构的课题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资本结构与公司的治理结构、市场价值和绩效之间联系紧密,它集中反映出企业相关利益人的权利和义务。自从MM理论1958年被提出以来,为解决“资本结构之谜团”,世界各地学者就资本结构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结论不甚统一。近年来,房地产业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融资方式单一、资产负债率高、过度依赖银行等是国内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最普遍特点,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