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开发新型土壤改良剂,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增加作物产量,是旱区节水农业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针对单一改良剂改良土壤效果不全面的问题,本文以风化煤、秸秆、油渣和聚丙烯酰胺混合制成的抗旱节水制剂为研究对象,在陕西杨凌通过土柱以及盆栽玉米试验,研究了抗旱节水制剂不同施用量、不同施用深度对塿土无机氮淋溶,对土壤理化性状、水分特性,以及对玉米生长、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施加抗旱节水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发新型土壤改良剂,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增加作物产量,是旱区节水农业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针对单一改良剂改良土壤效果不全面的问题,本文以风化煤、秸秆、油渣和聚丙烯酰胺混合制成的抗旱节水制剂为研究对象,在陕西杨凌通过土柱以及盆栽玉米试验,研究了抗旱节水制剂不同施用量、不同施用深度对塿土无机氮淋溶,对土壤理化性状、水分特性,以及对玉米生长、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施加抗旱节水制剂能够减少土壤中硝态氮的淋失,具有保持硝态氮的功能,且随用量的增大保持作用增强;当抗旱节水制剂处
其他文献
适宜的土壤耕作措施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调节土壤水分、温度、空气和养分,提高土壤供水供肥的能力;作物的产量来源于光合同化产物的积累,良好的光合性能是作物高产的关键;研究不同耕作方式下作物光合生理特性的差异,可以直观了解不同耕作措施的增产效应的差别。为了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夏玉米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试验田,设置了4种耕作方式:深松耕(DT)、免耕(NT)、旋耕(RT)和翻耕(PT)
甜荞在我国属于小宗作物,有着营养、保健及药用等多种价值。其生育期短,适应性强,耐旱耐瘠,能有效利用光、热资源等特点,使得它成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传统食粮和重要的经济作物。但由于它典型的花柱异长及自交不亲和性,使其产量往往较低且不稳定。在我国,杂种优势被应用于多种农作物中,可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产量。由于甜荞特殊的花器形态和异花授粉结实特点,致使其群体杂合以及遗传背景比较复杂,因而,杂种优势在甜荞中的应用
为了解黄淮麦区最新培育小麦新品种(系)农艺性状、HMW-GS组成及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对2013年参加黄淮麦区南片冬、春小麦预备试验的143份小麦新品种(系),通过田间调查分析主要农艺形状的差异;利用SDS-PAGE方法分析其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及品质评分;利用SSR标记对遗传多样性做出评价。主要取得以下结果:1、对143份供试小麦材料的6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试验
为了探寻农田土壤碳循环规律,为提高关中地区旱作农田土壤可持续利用能力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通过定点试验、长期观察的方法,本试验以关中地区常见的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模式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秸秆还田和施肥处理两个因素对农田土壤水热情况和呼吸排放的影响,并对DNDC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验证分析,利用DNDC模型的点位模拟对长期不同处理下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碳循环进行了预测研究,系统地研究了在该轮作模式下,不同
糜子是黄土高原旱作农区的主要粮食和饲草作物,其产量的高低严重制约着该区的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但该区糜子生育期间受到水肥条件的限制,单产水平普遍较低,因此研究糜子抗旱生理特性,研究和推广高效栽培技术对旱作农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粳性糜子品种榆糜2号为材料,以常规露地栽培为对照,测定双沟覆膜、起垄覆膜、全膜覆盖、秸秆覆盖等栽培模式下糜子籽粒灌浆期间功能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的相关指标
为了选育出优良的烟草新品种,保证生产出优质的烟叶,烟草品种区域试验必不可少。本研究结合2012年陕西省烟草品种区域试验结果,以18个烟草品种为对象,首先采用了四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对烟草品种进行了丰产性、稳产性分析,然后使用综合的分析方法雷达图法对烟草品种所有性状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系统的对比了这五种不同分析评价方法的优缺点。通过对比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似性,但也有着各自不同
为探讨高压诱变对小麦突变体籽粒淀粉形成过程及品质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以偃展4110纯系种子(M0)经高压(120MPa、8h)处理后获得的综合性状稳定良好的M5诱变衍生系为试验材料,对在不同灌浆期小麦突变体籽粒淀粉的粒径和淀粉含量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突变体淀粉理化特性的异同。具体结果如下:1、高压诱变小麦突变体籽粒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变化均呈“S”型曲线变化,积累速率呈“抛物线”
糜子生育期短,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强,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籽粒营养丰富,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籽粒中淀粉含量高达65%~75%,淀粉作为食品加工原料或食品添加剂应用范围广泛,但目前关于糜子籽粒发育过程中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淀粉积累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栽培措施对糜子籽粒淀粉积累的影响还未有报道。因此,研究旱地不同肥力和不同覆盖栽培方式
本研究选用温麦19、豫麦19和兰考矮早8三个冬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小麦扬花10d后进行30%遮阴处理,调查小麦非顺序衰老发生时正序茎和逆序茎顶三叶绿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叶黄素含量、叶片和叶鞘干物质积累量、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蔗糖合酶和SOD酶活性,以及小麦非顺序衰老发生后的穗粒重变化、成熟期小麦的千粒重和穗粒重、小麦倒置率,从而对花后遮阴对小麦两种衰老类型茎物质转运和衰老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本研究以玉米品种郑单958为材料,采用常规室温盆栽,以分光光度计、组织化学特异染色、半薄切片以及荧光显微镜和普通显微镜观察等研究方法为依托,运用细胞生物学、植物生理学、组织化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技术。在测定和观察不同水分胁迫[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75%~85%(对照CK)、65%~75%(轻度水分胁迫LS)、55%~65%(中度水分胁迫MS)、45%~55%(重度水分胁迫SS)]下玉米苗期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