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忆小说中的“文革”记忆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qs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期以来三十多年间,关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记忆大量地留藏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中,成为中国当代作家创作重要的创作资源,小说创作也成为人们追忆“文革”时期的方式之一。文学的集体讲述奠定了人们从文学作品中认识“文革”的基础,构成了后辈读者对“文革”时期的基本印象。“文革”记忆如何进入文学也因此成为值得研究的话题。   对“文革”叙述的变迁研究,除了可以按代际整体特点研究,还可以对同一位作家进行跨时代的纵向研究:“文革”经历如何影响作家的思想与写作,作家如何在不同的时代语境中建立不同的历史记忆,如何通过“文革”叙述寄托自己的思想。这里选择王安忆的小说创作作为研究对象。   本文在王安忆三十年的小说创作挑选代表作品,按不同的时间阶段剖析出四个最主要的特征叙述:青年认同叙述、民间生态叙述、镜像叙述、启蒙叙述,分为四章论述。第一章“青年认同叙述”论述的是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王安忆初入文坛的“文革”叙述特征,它们作为灾难后集体记忆的一部分,不仅与遵循新时期初期的文艺政策有关,还表达了这一代年轻人在“文革”后产生的认同危机,并通过“雯雯系列”小说创作找寻到安放自我的新价值取向。第二章“民间生态叙述”论述在80年代以后,王安忆在小说中回顾“文革”时期,主要关注的是日常化、民间伦理和心灵真实的维度,这使得她的“文革”记忆建构出现了有别于主流记忆的挖掘。第三章“镜像叙述”论述王安忆“文革”叙述在90年代出现的特征及文化背景,“文革”上海在此时形成了自觉的主体地位,以特有的格调逸出大历史之外。第四章“启蒙叙述”主要探讨21世纪初王安忆以新的青春纪事想象“文革”时期,寄寓了建立社会主体精神的期盼。
其他文献
班会课是班主任处理上周班级事务,通报班内特殊情况,并安排下周班级工作要点的群体教育方式,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主要渠道。班会的形式多种多样,然而对于小学生来说,需要
期刊
本文以语法化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历时语料的考察,研究了汉语中“所”字结构的产生、发展过程。   西周初期,“所”只是一个表处所的名词,不具有转指功能,此时,汉语用“攸+V”表示
“纪实美学”是指以安德烈·巴赞和克拉考尔的理论为代表的西方电影美学思想。中国电影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纪实精神,到了文革期间,更是发展到了“八个样板戏”的僵化模式,沦为
学位
《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也是一部集释义、析形、注音的综合性字典。一经问世,就被世人奉为文字学的奠基之作。而这部巨作经过千七百年来的
As可作副词、介词、连词及关系代词,词意多、用法灵活,是中学英语重要测试点之一,现将其重要用法分类归纳如下:一、as用作介词1.作“如,像”之意例如:I have been to such bi
期刊
证明存在递归可枚举图灵度a和c使得c(≤)a,并且对每个递归可枚举图灵度b≤Ta, b≠c, 其中a是R/M中的一个元素,R/M是递归可枚举图灵度集R模可盖图灵度集M的商.“,”It is prov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结果. 它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课堂要较好达成比较多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要求教者有效设计教学目标,让教学目标指向学生,受到时间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