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30年代,徐悲鸿引进西画造型以“改造”中国画的探索与蒋兆和的艺术实践相汇合形成现代水墨画的“徐蒋体系”,作品与古代的水墨人物画有了很大的区别。他们借用西画的素描手法,以加强水墨人物画中人物的客观描写和对人物个性的深入刻画。随后方增先、叶浅予开辟另一条路径,水墨人物画语言表现形式在这种探索与发展中逐渐形成多元化。
在改革开放的帷幕拉开之际,面对负载着几千年文化积淀的中国传统艺术向何处去的现实,水墨人物画的发展在现代探索中面对挑战与机遇。处于走向现代的起步与转型的关头。近二十年来,一大批中青年画家所做出的各种探索,都对水墨人物画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卢沉、周思聪是走在前列的实践者和开拓者,具有不可忽视的力量,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他们较早的对现代艺术予以关注,思索着水墨人物画在新时期的创新问题。思考着如何在东西方艺术之间架起一座互相借鉴和融合的桥梁。他们遵循艺术创造的原理和规律,进入到对形式语言的探究中。把对传统、现代,笔墨、构成,写实、写意的各种思考融入到对传统文化的体验和自身的绘画实践中。周思聪一面继承了由徐悲鸿蒋兆和等大家开拓的“融合中西”的现代主义新风,一面又汲取历代画家用笔用墨的精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并丰富了水墨人物的写实主义手法。特别是到了后期,周思聪的作品更加炉火纯青,极尽妙趣,在作品中强化了富于现代感的东方情味和民族气质,从写实主义到表现主义,风格卓异,个性鲜明。她的作品情意真挚,酣畅淋漓,丝毫不见矫揉妆束之态,饱含着关注人生的慈爱情怀,表现出一种含蓄、平淡、自然、静态的美。卢沉通过小品来提炼自己的笔墨语言,通过创作,探寻笔墨与构成的结合。吸收西画现代的构成法,在现代的基础上创新,寻求一种力量的美、动态的美、古拙的美。在水墨人物造型教学中,开创了一条以传统文化为体并与现代文化相交融的旨在拓宽基础造型能力,加强学生的创造意识的造型教学体系。他们钟爱传统水墨画,注意研究笔墨语言,从而进一步发展了水墨人物画。卢沉周思聪为人和从艺真诚,他们创作的那些领时代风气之先的作品之所以感人至深,主要在于表达了他们的真情实感。
从文章的结构上看,包括四方面内容,第一部分当代学院教育中水墨人物发展的概述。在这一部分中,首先简单的介绍了当代学院教育中水墨人物的特征,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学院教育中水墨人物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徐悲鸿、蒋兆和积极地接纳体面造型的观念,集西画的体面造型能力和中国传统笔墨功力于一身,创作出中国美术史真正意义上的笔墨与造型的兼容之作。第二部分介绍了卢沉周思聪早期水墨人物画特征。这个时期他们延续了写实造型的手法进行主题性绘画创作。之后进入到本文研究的重点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卢沉“现代造型艺术观”和周思聪水墨人物画的转变及探索。卢沉周思聪在写生与创作中不断寻找和完善自己的“笔性”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形式语言,弘扬一种原创精神,以深入丰富水墨人物画的表现力。
卢沉周思聪在这条路上走了十几年,表现主义、立体主义、实证主义…都尝试过,但总是不满意,仍不断学习、探索。他们对艺术的探索精神对我们的启示,不仅仅限于中国画走向现代的探索,也必然对具有深厚积淀的其他传统艺术门类走向现代的探索,产生启迪和影响。如何开拓水墨人物画在当代发展的空间问题,如何从根本上完成现代水墨人物画笔墨语言的转化,还有待于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