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是一类少见的仅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90%以上的病理类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而又以激活B细胞亚型为主,占90%以上,其病程凶险,预后差,早期、高效的诊断及病情监测是改善PCNSL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近年来陆续有研究表明PCNSL患者脑脊液IL10水平明显升高,可以高效特异的鉴别诊断PCNSL,优于MRI等影像学检测手段,且可以作为预后评判指标,但目前已有的国内外研究结论报道不一,缺乏临床实用价值,且对脑脊液IL10升高的相关机制研究极少。本研究旨在进一步统计国内PCNSL患者脑脊液IL10的临床数据,分析其在疾病诊断、预后判断及治疗监测等领域可能的应用价值,并初步探索脑脊液IL-10升高的可能机制。目的:探讨脑脊液IL-10对原发中枢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CNS-DLBCL)的诊断价值;分析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评价脑脊液IL-10用于治疗后病情监测的可能性;初步探索患者脑脊液IL-10水平升高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5年4月1日至2017年4月1日共169例患者脑脊液标本,其中PCNS-DLBCL患者31例(CD20阳性,HIV、EBV检测指标阴性),非中枢受累的系统性DLBCL患者57例,其他原发中枢肿瘤45例(包括胶质瘤、脑膜瘤及神经纤维瘤),其他中枢良性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及中枢感染)36例。另收集31例PCNS-DLBCL患者脑组织病理石蜡标本。1.收集4组患者脑脊液标本,常规行脑脊液压力、细胞学及蛋白水平检测,采用ECLIA法检测脑脊液IL-10、IL-6细胞因子水平,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脑脊液IL-10、IL-6、IL-10/IL-6、脑脊液压力、脑脊液蛋白、脑脊液单个核细胞数量6项指标对PCNS-DLBCL诊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2.连续随访24例PCNS-DLBCL患者,监测其治疗前后脑脊液IL-10水平,分析其初始水平及治疗后变化对患者预后可能的影响,比较脑脊液IL-10与传统指标在病情监测中的优劣。3.对31例PCNS-DLBCL患者中枢病理组织标本进行IL-10/CD20、IL-10/CD68及IL-10/CD3荧光双染,初步判断IL-10可能的来源细胞,同时进行MYD88、IKK、A20免疫组化染色,运用Image J图像分析软件对染色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探讨IL-10合成分泌中可能参与的信号通路。结果:1.PCNS-DLBCL患者脑脊液IL-10水平及IL-10/IL6比值明显升高(p<0.001),以9.85pg/ml作为界值,IL-10诊断PCNS-DLBCL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达87.1%和96.4%,IL-10/IL-6比值以2.72为界值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4.2%和97.8%,IL-10与IL-10/IL-6联合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8.9%和97.1%。2.连续监测治疗后24例PCNS-DLBCL患者的脑脊液IL-10水平,中位随访时间14个月(1-24个月),初始治疗前脑脊液IL-10水平与患者PFS、OS无关(p=0.380,p=0.530),治疗后患者脑脊液IL-10水平明显降低(p=0.009),2程及4程治疗后患者脑脊液IL-10水平均与患者PFS无关(p>0.05),且与同期影像学MRI检查结果不完全一致。3.中枢病理组织荧光双染提示CD20阳性肿瘤细胞与CD68阳性细胞均参与IL-10的合成分泌,CD3阳性细胞胞浆不合成IL-10。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MYD88阳性率74.29%,半定量结果与脑脊液IL-10水平呈正相关,NFκB信号通路IKK复合物与调节蛋白A20的阳性率分别为68.57%和40%,均与脑脊液IL-10水平无明确相关性。结论:1.脑脊液IL-10单独或联合IL-10/IL-6诊断PCNS-DLBCL均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2.PCNS-DLBCL患者治疗前脑脊液IL-10水平与预后无关,治疗后脑脊液IL-10水平明显降低,但亦与预后无显著相关,其对病情监测较MRI无明显优势。3.PCNS-DLBCL患者脑脊液IL-10升高可能由肿瘤细胞及肿瘤微环境中CD68阳性巨噬细胞共同参与。MYD88参与了 IL-10的调控机制,而NFκB信号通路可能不是影响IL-10合成分泌的主要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