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同时也暴露了一些明显的不足。中国中小企业数目众多,但真正优秀的明星企业少之又少,相比同样经历三十年发展的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中国至今仍没能真正形成一个优秀的、生机勃勃的中小企业群体。造成今天这样结果有很多原因,从大的方面来讲,主要在于管理基础薄弱、缺乏明确的战略发展定位以及忽视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尤其企业文化建设更是薄弱。正是由于这些缺点的存在,使得中国中小企业发展遇到了瓶颈。 导致中国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薄弱的根本原因有很多,对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中作用认识不够是其中最根本原因。中国企业文化理论界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也相对混乱,至今仍没有形成权威的、统一的指导思想,也是导致中国中小企业企业文化建设不力另一个主要因素。 笔者通过对所服务的企业——江苏飞力达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飞力达)是一家中小型民营企业。飞力达的成长和发展在中国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笔者从创始阶段就加入该企业,并长期参与其经营管理。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笔者逐步认识到企业能够健康发展和长盛不衰的根本在于企业的文化建设。笔者通过对飞力达的企业文化建设历程和方法进行研究,试图寻找中国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丰富中国中小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理论,为中国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企业文化建立理论进行了研究分析,概括阐明了企业文化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在简要分析飞力达成长基础上,着重介绍了飞力达的企业发展方向和战略思路。接下来本文对企业文化发展过程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简要介绍了飞力达企业文化建设一般思路;在对飞力达企业文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运用战略分析工具——SWOT对飞力达企业文化环境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笔者运用战略地图和平衡计分卡为工具提出了飞力达企业文化改进方案的思路和框架体系,并对其内涵进行了详尽阐述,文章同时对改进方案的保障机制也进行一定说明。 通过研究,笔者认为中国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指导思想首先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主要的思想——孝道,将孝道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本源。由孝道衍生的第一个品格是爱,第二个品格是感恩,第三个品格是责任。对家人的爱、感恩和责任是员工职业道德修养内在动机的本源。 孝道是飞力达最重要、最根本的企业文化要素,是其他企业文化要素发生的根本。员工对家庭的爱、感恩和责任,奠定了员工的最基本、最内在的道德基础。通过正确、有效的引导,这种对家庭的爱、感恩和责任就会转化为对企业的爱、感恩和责任,并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升华。由此而产生的爱、感恩和责任是提高员工职业道德素养和营造团队良好氛围的根基,并通过对孝道的提倡,将家庭和企业进行了有机结合,使企业文化具有牢固的根基。 除了将儒家思想作为主流企业文化指导思想外,还应积极从佛、道、法家等汲取企业文化建设的营养和灵感。在处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上,西方企业文化建设则相对具有更高的参考价值。 本文提出了飞力达的企业文化应该与战略同步的思路,分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运营和企业文化输出三个阶段,与飞力达的三步走战略紧密结合。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的初级阶段,主要是提炼企业文化诸要素并开展系列工作强化企业文化意识;企业文化运营是将企业文化逐步打造成为产品经营、资本运作之后有一个核心资源;而企业文化输出是企业文化作为核心输出占有绝对比例阶段。 本文运用战略地图描述了飞力达企业文化改进方案的基本框架体系。飞力达企业文化的目标应该包括飞力达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其定量指标是企业综合评估价值最大化。企业文化的立足点是提升员工能力素质和营造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企业文化的运作包括企业文化理念、教化和传播三个关键运营流程,企业文化的学习与成长层面则为企业文化组织建设、从业人员专业素养和企业文化系统。 CIS的构建、绩效管理和团队建设是企业文化改进方案得以有效实施的保障机制,并与企业文化工作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本文简要阐述了飞力达这三个保障机制的现状和建设思路。 本文主要的创新有两点,首先明确提出了将孝道作为飞力达企业文化的本源,并从文化的实质和发展的角度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论述;其次创造性地运用平衡计分卡(BSC)理论中的战略地图描述企业文化改进方案的框架体系,并运用平衡计分卡中财务、客户、流程和学习与成长四个层面之间因果关系对企业文化的目标、作用对象、关键运营流程和前提基础条件进行了详尽的阐发。 本文也存在一定不足之处,首先,对企业文化的理论学习还不够深入,未能充分借鉴国内外专家的先进理念和思路。其次,飞力达企业文化改进方案的指导思想还没有十分明确,缺乏系统、有力的论述。第三,企业文化三个关键运营流程:企业文化理念、教化和传播在企业运营阶段的具体策略阐述还不是十分清楚,显得散乱。第四,对企业文化改进方案的三个保障机制建设的论述显得过于简单,并缺乏明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