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发展特色产业的热潮,尤其是西部一些比较偏远山区,特色农业越来越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涉县,是河北省西南边陲的一个贫困偏远的山区。涉县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适宜的气温气候也为涉县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目前,涉县已经形成了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产业。在退耕还林的同时发展起来的核桃、花椒以及柴胡的种植业,越来越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中药材产业在涉县的发展非常缓慢,遇到了很多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对涉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可行性进行研究。 本文以河北省南部山区涉县的中药材产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法和调查法分析了目前涉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现状,探明了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资源、技术、市场等多方面评价了涉县发展中药材产业的适宜性,得出如下结论: 1.涉县中药材产业虽然已初具规模,但是由于存在中药材生产规模小、加工能力低、生产混乱以及市场流通的不规范等问题,产业发展缓慢。 2.从涉县道地光照、温度、降雨、水文地质、土壤等方面分析了中药材种植的适宜性,技术上,涉县民间有着非常悠久的中药材采集、种植的历史,涉县药农积累了很丰富的采集经验和种植的基本技术;投入上,涉县13个乡镇都推动农民在退耕还林的耕地上进行中药材种植,大量的人力、财力投入中药材种植领域;政策上,政府大力提倡并引导农民进行中药材种植,并规划在全县成立十八个中药材种植基地,并从财政拨出大量资金支持中药材种植产业。因此,涉县适宜发展中药材产业。 3.根据涉县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状况,提出中药材持续发展对策: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并对产业的发展进行协调;建立稳定的基地专门负责繁育良种以及生产种子;进行技术攻关,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建立特色的中药材产业合作组织;打造当地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瞄准国际市场,积极推进产品的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