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不仅可以促进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也是个体承受与应对挫折和压力的有效保障。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情绪智力、羞怯与社会适应的关系,探索情绪智力与羞怯对中学生社会适应状况的影响,从而提出一些教育建议以提高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梳理、分析文献的基础上,研究运用邹泓,刘艳修订的《中学生情绪智力问卷》、袁彬修订的《青少年害羞量表》及余益兵修订的《简版社会适应评估问卷》为测量工具,对河南省、湖北省与安徽省四所中学的77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中学生情绪智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并在性别、城乡来源、年级、担任班干部情况、父母受教育水平及家庭收入水平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2.中学生羞怯程度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并在年级、担任班干部情况、父母受教育水平及家庭收入水平部分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3.中学生社会适应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并在性别、年级、担任班干部情况、父亲受教育水平及家庭收入水平部分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4.中学生情绪智力、羞怯及社会适应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5.羞怯与情绪智力的某些分维度对社会适应的八个维度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6.羞怯在情绪智力和社会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情绪智力不仅直接影响社会适应,还可以通过羞怯间接作用于社会适应。7.上述研究结果给予的教育启示如下:培养中学生识别、监控情绪的能力,提高其人际交往效能感;关注羞怯中学生的内心冲突,帮助其建立良好的自我价值感;引导中学生掌握适宜的应对策略,改善其社会适应状况等是提高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