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著名章回体长篇小说《红楼梦》具有光辉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作者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和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来展开描写。这部书写于明末清初时期,作者细致入微地对书中不同阶级人物进行了描述,刻画出的形象鲜活、深刻。
作为现实主义小说,在再现生活的同时会涉及到反映民俗和民生的服饰。人物的服饰与所处的时代背景、身份地位的关系密切,也表现了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代表着一种文化。同时,明、清又是中国纺织业和服饰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从中能透视出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
本篇论文以原著为依据,以明、清史为指导,结合历代服饰的发展规律来进行,通过图书馆、报刊杂志、调研、互联网等手段搜集相关资料,如美学、社会心理学、艺术学、经济学、民俗学等。结构上从服饰的外在表现(包括类型、质料、色彩、纹样)入手,揭示出深层的内在含义,即服饰与人物的身份地位、人物性格、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通过归纳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
《红楼梦》中有贵族、平民和奴隶三个阶级。由于身份地位的不同,在服饰的表现上也有鲜明的差别。在服饰的类型上,占有生产资料的封建主人们的穿着常常是从上至下、从里到外地被作者着力描写,同时饰有各种纹样,可谓花团锦簇,而平民和奴隶阶级的穿着则显得相对简单。服饰的用料上,昂贵的织物和毛皮类服饰多为贵族们拥有,这一方面是受到服饰禁令的限制,另一方面是由于地位的差别导致的贫富差距。同样,色彩的使用在古代有严格的规定,书中所写的服饰色彩中石青色就是当时皇帝和官员们的专用色。
同时,穿着也由于人物的性格不同而有所不同,如风姐的多重穿戴和刻意打扮体现着她的爱出风头和当家人的风范。加上她没有读过书,衣着穿戴上与黛玉和宝钗的清秀和素雅不同,显得繁琐、庸俗。
而且,明末清初时满族入主中原,强迫推行改发易服制度。男子的服饰需遵从满制,而女子仍然延用明制。同时,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在衣冠服饰上有极其强烈的反映,又与礼制相结合,构成了华夏民族特有的传统。
从经济上讲,明清纺织业的高度发展使纺织品种类繁多,而且有庞大的官府染织机构。经济的篷勃发展使社会财富增加,使统治者们养成了奢侈的风气,在服饰方面才要求穿金戴银,满头珠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