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预警信号,临床上分为前循环(颈内动脉系统)TIA及后循环(椎基底动脉系统)TIA。ABCD3评分是目前对TIA进行相关风险评估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量化指标,但ABCD3评分并不能预测出所有的脑卒中患者。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水平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本研究主要探讨ABCD3评分联合LDL-C水平评估TIA后卒中风险是否优于单纯应用ABCD3评分,旨在为基层医院找到一种经济实惠、便捷有效的客观指标,对TIA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目的探讨ABCD3评分联合LDL-C水平对TIA后卒中风险的预测价值,并与ABCD3评分进行比较,旨在为基层医院提供一种便捷有效的评估TIA后早期卒中风险的方法,便于制定个体化的二级预防策略。方法以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在三门峡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TIA患者268例为研究对象,前瞻性收集其所有临床资料。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WHO的TIA定义,亦经过影像学(头颅MRI+DWI,颈部血管B超,头颈联合MRA,头颈联合CTA,DSA等)检查,观察TIA后第2天,第7天是否发生卒中。所有患者均进行ABCD3评分,并进行风险分层,低危组(0-3分),中危组(4-6分),高危组(≥7分),并于住院第二日清晨抽取静脉血测定其血浆LDL-C水平。用ABCD3评分法和ABCD3+LDL-C评分法分别测定268例TIA患者的评分,并观察TIA后2天及7天内脑梗死的发生率,并计算各自ROC曲线下面积,比较2种方法对TIA后早期脑梗死预测能力。应用卡方检验针对ABCD3L评分法各危险分层间的2天、7天脑梗死发生率进行比较,判断各危险分层间脑梗死发生的差异,指导临床治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纳入TIA患者268例,其中男性159例(59.3%),女性109例(40.7%),患者年龄29-82岁,平均年龄(61.13±15.67)岁。2天内脑梗死19例(7.1%),7天内脑梗死28例(10.4%)。随着评分的增加,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增加。2天、7天的ABCD3评分系统AUROC分别为0.785(95%CI=0.675-0.892,P<0.001)、0.832(95%CI=0.751-0.913,P<0.001);ABCD3L评分系统AUROC分别为0.852(95%CI=0.762-0.943,P<0.001)、0.879(95%CI=0.811-0.956,P<0.001);两者均以ABCD3L评分系统曲线下面积最大(P<0.001)。按ABCD3L评分分级,高危组(7-10分)、中危组(4-6分)、低危组(0-3分)2天内脑梗死风险分别为20.2%、1.6%、0%(P<0.001);7天内脑梗死风险分别为27.4%、3.9%、0%(P<0.001)。ABCD3L评分为7-10分的TIA患者2天、7天梗死率分别为评分0-6分患者的12倍、7倍。结论将ABCD3评分与血浆LDL-C水平相结合可以更好地评估TIA患者发作后早期卒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