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由于高的理论容量和能量密度,且单质硫储量大、成本低,锂硫电池有望成为新一代的高效储能技术。不过,硫单质的导电性差,电化学中形成的多硫分子的穿梭效应及体积膨胀问题严重阻碍了锂硫电池的商业化前景。近年来,研究者们通过载硫材料设计、隔膜改性以及电解液优化等手段来解决以上问题。研究表明,高性能载硫材料能有效抑制穿梭效应及改善单质硫的导电性。本文从电极材料和微纳结构设计出发,通过构筑具有高导电性、强吸附能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高的理论容量和能量密度,且单质硫储量大、成本低,锂硫电池有望成为新一代的高效储能技术。不过,硫单质的导电性差,电化学中形成的多硫分子的穿梭效应及体积膨胀问题严重阻碍了锂硫电池的商业化前景。近年来,研究者们通过载硫材料设计、隔膜改性以及电解液优化等手段来解决以上问题。研究表明,高性能载硫材料能有效抑制穿梭效应及改善单质硫的导电性。本文从电极材料和微纳结构设计出发,通过构筑具有高导电性、强吸附能力和高催化活性的多种功能相互协作的碳复合中空氧化钴微球(C-Co O)和中空硒化钴微球(C-Co Se)作为载硫材料改善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通过原位拉曼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等多种实验和理论表征方法系统研究了载硫材料提升锂硫电池电化学性能的氧化还原动力学机制。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通过一步水热和退火制备了碳复合中空Co O微球。通过XRD、SEM和Raman表征证明该材料为碳复合的中空Co O微球。极性的Co O和空心结构可以通过化学吸附和物理约束的作用有效捕获多硫化物并存储活性物质。高导电碳复合改善了材料的导电性,进而提升硫正极的电化学性能。吸附实验、对称电池和阻抗测试验证C-Co O能有效抑制多硫化物造成的穿梭效应,并能进多硫化物的转换动力学。作为锂硫电池的载硫材料,制备的S@C-Co O正极在0.2C的电流下初始容量为1247.8 m Ah g-1;1C大电流循环400圈后,容量仍保持在319m Ah g-1。研究结果表明C-Co O微球是一种有潜力的、能提升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的载硫材料。(2)采用水热硒化、盐酸多巴胺包覆和高温退火法制备了碳包覆硒化钴中空微球。丰富的孔隙和空心结构结有利于多硫化物的捕获和固定,抑制活性物质的流失,缓冲体积膨胀。在高导电碳和Co Se的电催化作用下,多硫化物的转换动力学得到有效加强从而抑制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和电化学原位拉曼光谱研究了C-Co Se的吸附和催化转换动力学机制。电化学测试表明硫含量为70%的C-Co Se电极(S@C-Co Se-70)在5C的大电流下仍保有583 m Ah g-1的容量,在2C的电流密度下循环500圈后的容量衰减率仅为0.11%每圈。此外,在3 mg cm-2的高硫负载下,S@C-Co Se-70正极也展现出良好的倍率和循环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具有中空结构的碳复合Co Se微球在锂硫电池的性能提升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日常生活之中,其底层的区块链技术越发受到学者和科技公司的关注。区块链技术常应用于金融,溯源等领域,这都是因为其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特点。跟传统技术相比,区块链底层是无需任何中心节点的分布式网络,配合共识机制传递验证消息。每个区块链上的节点都拥有自主的权力去记录信息,但发布信息的权力则依托于共识机制决定。共识机制可以类比为多人互疑场景下,让众人都
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已然迈入大数据时代。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数据,大数据对各行各业的运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前,大数据正不断应用于世界各国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大数据与政府公共服务相融合是当今局势发展的必然趋势。2015年,我国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将大数据提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同年,为促进国家大数据发展,政府颁布下发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详细部署了大数据应
同步定位与建图(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是移动机器人在陌生复杂环境中执行智能任务的关键,亦是当前机器人和无人平台领域的研究热点。移动机器人利用SLAM算法可以实现在陌生复杂环境中仅依赖传感器对四周环境的探测来建立环境地图,并计算自身在其中的位置。SLAM研究至今,可以完成对大范围场景的实时定位与地图创建。但是,传统的SLAM算法依然存在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锑矿产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也是全球最大的锑生产国和出口国,其产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的80%左右,其中湖南省位于资江流域的冷水江市锡矿山地区被誉为“世界锑都”。目前,资江干流娄底段中锑浓度超《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限定值2.84倍,而支流中锑污染现象更加严重,影响了该流域的生态环境健康。由于现有的常规混凝吸附处理技术难以实现对水中存在的低浓度微量重金属锑的有效去除
自然语言处理是人工智能项目的一个主要研究分支。本文针对自然语言处理中的一个关键研究点-命名实体识别任务展开研究,该任务的要点是识别出一个句子中存在一定语义的词或者字,比如,人名和地名。命名实体识别任务如今以各种神经网络为主要模型进行识别,近几年命名实体识别任务逐渐开始考虑将知识以及词特征融入到模型识别中,将语言习惯知识加入到图神经网络结构中;除此之外,研究学者对神经网络进行修改、增添不同的结构或者
近年来,随着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在国防、工业、医疗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中红外激光已经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而光纤激光器因为输出的激光光束质量好且具有转化效率高、散热性能好、输出波长调谐范围大等优良特性,已成为激光器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以掺铒氟化物光纤激光器为研究对象,在获得3μm波段中红外脉冲激光方面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基于商用的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SESA
随着时代发展,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技术逐渐受到人们重视,已被应用到智能电网、航空航天技术、工业机器人、无人机、交通调度等各个行业。目前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算法大多是采用的连续控制方法,该方法控制能耗较大,因此能耗较小且安全性更高的脉冲控制方式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针对一类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一致性脉冲控制问题展开了研究,主要内容有:(1)针对一类模型已知的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考虑无领航者和领航-跟随两种
随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的不断发展以及全面组网,目前导航卫星系统的精度基本已经可以满足大部分应用领域的需求。但是在一些涉及生命安全的领域,比如航海和航空领域等,这些领域除了对卫星导航系统的精度有要求之外,与精度一样作为导航系统中重要性能指标之一的完好性在这些领域也扮演着重要的作用。而接收机自主完好性监测(Receiver
随着风电发展技术的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国家将风电作为从传统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变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然而,将风电场SCADA系统接入互联网实现对风电场的远程管理,使得SCADA系统信息安全隐藏的网络安全问题逐渐显现,对风电场SCADA系统信息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本文以提高风电场SCADA系统自主防御与自动化防护为目标,做出以下工作:(1)风电场SCADA系统安全分析以及脆弱性分析。首先介绍
在智能化、微型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中,微显示技术已经融入了现代人的生活,混合现实(MR)、虚拟现实(VR)以及增强现实(AR)在未来更有着巨大的应用市场与空间,但AR/VR/MR这些应用对微显示技术有着很高的要求,需要在一个微显示系统上同时实现高分辨率、低功耗、低延时、小尺寸等应用特点,特别是要兼顾高分辨率与小尺寸,目前的微显示系统要兼顾这些优点还存在着很多难关与瓶颈。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文研究了现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