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经济活动的联动性和依赖性逐渐增强,股票市场作为一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相互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一个国家或地区股市的波动不仅受自身历史波动的影响,还会受到其他国家或地区股市波动的影响,从而产生股市间的波动溢出效应。自2001年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中国经济逐步和世界接轨,另一方面,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完成以及QFII、QDII制度的引入与进一步放开限制,中国股市作为新兴的股票市场,也正逐步对外开放。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股市的国际影响力在迅速提高。中国与世界股市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向来是一把双刃剑,尤其在金融危机期间,国际金融风险在世界股市间相互传染,加剧了中国股市乃至整个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2018年我国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明确提出要防范金融市场异常波动和共振。因此,对中国与世界主要股市间波动溢出效应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不同股市间波动溢出的存在机理,目前学界存在两种主流解释:一是经济基础假说,二是市场传染假说。本文对相关概念、理论进行梳理,并分别从经济基础假说和市场传染假说出发,对中国与世界股市间波动溢出效应的存在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假说:中国和世界主要股市间存在波动溢出效应,并且这种波动溢出效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因此,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选取美国、德国、日本和中国香港地区股市作为世界主要股市的代表,基于2002-2018年的样本数据,运用BEKK-GARCH模型,分别在全样本、分阶段以及滚动窗口的方法下,全面考察自2002年中国入世以来,中国与世界股市间波动溢出效应的动态变化特征。另外,由于中国和美国、德国之间存在较长的时差,本文在研究设计阶段还将中美、中德股市交易时间的时差因素考虑在内以区分波动溢出传导方向,从而使实证结果更具实践意义。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股市与世界主要股市间存在波动溢出效应,并且波动溢出效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早期,由于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不高,金融受到严格管制,同时,中国股市起步晚,发展不成熟,和国际市场的运行相对独立,中国股市与世界主要股市间的波动溢出效应不明显。随着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相继爆发,国际金融风险在全球蔓延,美欧股市作为发达国家股市的代表,其波动开始溢出至中国股市。近年来,全球经济陷入低增长、慢复苏的低迷状态,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经济的国际地位得到提升,中国股市的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中国股市的波动开始向外溢出到美欧股市。由于中国内地与香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保持紧密的联系,中国沪深股市与香港地区股市间的波动溢出效应一直都较为显著。中日股市的运行相对独立,波动溢出效应相比之下并不明显。本文研究揭示了中国与世界主要股市间波动溢出效应的传导方向和强弱变化特征,本文研究结论的启示在于:(1)对于政府有关部门而言,需要进一步在深度和广度上推进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进程,提高中国股市的国际地位,努力构建与中国经济大国地位相匹配的金融市场体系;(2)对于监管部门而言,在政策制定时需要关注股市间的波动溢出效应,积极防范外部市场冲击,维护中国股市的稳定;(3)对于投资者而言,在进行投资时要充分理解股市间的波动溢出效应,不仅要关注国内市场的信息,也要关注国际市场的走势,更合理地进行跨国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