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控制技术的不断进步,风电的上网电价持续走低,也使得风力发电成为了当今主流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之一。其中,变速变桨距以其跟踪最佳风能捕获点的高效性和提高机组电能质量和转换效率的灵活性,成为世界主流的风力发电控制技术,而变桨距策略的控制效果将直接影响整个风电机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所以,如何通过结合发展比较成熟的智能控制方法,改善现有的控制方案,来提高风电机组的输出性能,已然成为风电从业人员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重点。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工作于额定风速以上的风电机组的变桨距系统,主要针对桨距角的控制提出智能化的改良方案。首先,借助于MATLAB/SINMULINK仿真环境,完成风速模型和变距型风电系统整机模型的搭建;紧接着,以PI算法作为控制方法,验证所建整机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和合理性;最后,为了改善拥有诸多非线性因素的风电系统的输出特性,提出两种可行的新型变桨距控制方案。基于模糊-PI与模糊前馈的变桨距控制策略。其中,模糊前馈控制器将风速实测值及两次采样的改变量转化为前馈补偿角;模糊-PI控制器将机组功率变化及其变化率转化为桨距角应变量,两者之和作为变桨距机构的参考桨距角。而且,模糊-PI控制器是以一个非线性函数实现模糊和PI两种控制方式平滑切换的双模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可以避免模糊控制的盲区问题,有效的改善机组的输出特性。基于模糊前馈-准滑动模态控制的变桨距策略。其中,模糊前馈控制器与基于模糊-PI与模糊前馈的变桨距控制策略中的一样,起到削弱风速干扰,降低系统超调量的作用;准滑动模态控制器则将风轮转速变化及其导数作为状态变量,输出桨距角应变量,其与前馈补偿角之和作为变桨距机构的参考桨距角。另外,在设计准滑动模态控制器时,选取了一个非线性指数趋近律。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可以在改善风电系统调节过程平滑性的同时,降低超调量,加快响应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