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期货标准仓单是期货交易中表彰物权的权利凭证。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渐活跃,如何使物权证券化在资金流动中满足自身融资的需求,是当前的热点问题。标准仓单质押贷款是已经在国外金融机构获得验证的优质信贷形式,成为一种常规商业融资。但目前我国标准仓单质押业务仍旧很少,当然与开展时间长短不无关联,运行的制度环境也占很大影响。比如,标准仓单领域法律法规的缺失、漏洞,没有形成统一成熟的可操作性模式,各项配套制度跟不上步伐等。本文结合实践和理论层面进行探讨。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期货标准仓单质押基本理论。主要从标准仓单及质押的概念和特征入手。根据担保物权具有交换价值、可让渡性的理论,归纳了标准仓单的四个特征:实行注册生效制;内容标准化程度高;流通性强;物权的证券化。结合标准仓单质押的规范性文件,探讨了其概念及法律特征。并对其性质展开论述,在理论上仓单质押有“动产质”和“权利质”两种说法,动产质主要被日本采纳,而权利质则是我国结合实践和现状做为我国特色的法律规定。但在学界还存在一种学说,即“权利抵押说”,根据期货标准仓单的特点以及权利抵押的理论,本文认为权利质押更加适合标准仓单质押的法律性质。第二部分首先对我国当前郑州、上海期货交易所质押实践操作模式进行了梳理,一是银行在交易所开设专用通道的郑州模式;二是银行作为非交易法人建立标准仓单账户的上海模式。其次结合两种模式的基础之上,分析标准仓单质押的设立、担保的效力范围、对出质人及质权人的效力。本部分行文的重心是期货标准仓单融资中权利义务及行使方式,为下文发现问题提供铺垫。第三部分是行文的重点,主要说明期货标准仓单质押现实问题。首先从公示的基本效力出发,分析当前质权生效存在公示要件主义和公示对抗主义两种不同方式以及登记机构的不统一,分别为期货交易所和指定交割仓库两个不同场所。其次,探讨了质押过程中如何保障债权的实现问题,即质押物价格和质押率选择。并结合市场风险和企业资信风险逐一分析。最后,介绍了质权人—银行在债权不能得到偿还时,怎么更加方便、快捷、安全的实现质权,缺乏与期货市场相结合的质权实现规则。第四部分针对期货标准仓单质押制度的缺陷提出的立法完善。本文基于当前的立法实践和操作模式,提出质押登记公示采纳要件主义的模式,并将登记机构设定为期货交易所,通过对安全、自由、效率三种价值的考量予以认定。在质押物价格和质押率选择上要结合银行的业务实践确定质押率,防范质押的实现风险,并简单介绍质押过程中的“逐日盯市”制度,预防在质押后出现的市场巨大波动。最后,在质权实现上提出确立银行在期货交易所的特殊地位,直接参与期货交易,避免繁琐的程序而影响质权的安全、效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