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构建鞍区肿瘤患者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表;评价鞍区肿瘤患者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表的应用效果。方法:1在文献循证、病例回顾和测评患者需求的基础上,设计生成《鞍区肿瘤患者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表》文本,并咨询专家、临床医护人员及患者的意见和建议修订该文本,最终形成路径表。2选择入住济南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进行鞍区肿瘤治疗的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鞍区肿瘤患者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表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通过对比健康教育知晓度、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疼痛强度、患者满意度和住院天数来进行应用效果评价。数据经整理后应用SPSS18.0统计分析。结果:1构建了鞍区肿瘤患者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表,表格以“内容-时间”矩阵格式列出,要求护士在已执行内容前面的“□”中打“√”,并注明执行日期,签名。2鞍区肿瘤患者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表应用效果研究(1)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付费方式上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健康教育需求调查样本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付费方式上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接受需求调查的样本患者的观点可以代表所有接受应用效果评价患者的观点。(3)对比健康教育知晓度,试验组的得分为(22.78±4.87)分,对照组的得分为(17.45±5.0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度高于对照组。(4)对比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试验组患者11例无焦虑情况,18例无抑郁情况,对照组患者6例无焦虑情况,6例无抑郁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5)对比患者疼痛强度,试验组患者疼痛评估在入院时、术前一日、术日6小时内、术后二日、术后七日以及出院时6个时间点上,评分分别为(1.51±1.36)分、(0.53±0.71)分、(0.73±0.74)分、(1.72±1.03)分、(0.72±0.78)分、(0.32±0.47)分,对照组患者的评分分别为(1.43±1.30)分、(0.79±0.90)分、(0.84±0.80)分、(2.11±0.89)分、(1.23±0.86)分、(0.49±0.55)分,除了入院时和术后6小时内两个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时间点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疼痛强度普遍低于对照组。(6)对比患者对于健康教育的满意度,试验组患者在健康教育时机、健康教育内容及宣教表达方式上得分分别为(4.31±0.74)分、(3.81±0.76)分、(3.10±0.82)分,对照组得分分别为(3.90±0.85)分、(3.39±0.82)分、(2.81±0.77)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对于健康教育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7)对比住院天数,试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是11天,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是13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8)该研究变异的发生率是1.24%,不影响路径表的使用。结论:1鞍区肿瘤患者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表是有效的、科学的、可行的。2使用该路径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度,降低焦虑抑郁的发生,缓解患者疼痛,促进患者舒适度,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缩短了住院天数,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