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疾病。无创通气已被证实为治疗COPD急性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一种有效手段,但由于其副作用及并发症等缺陷,使其应用受到较多限制,目前尚无理想的通气方案。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前瞻性的随机对照试验,为COPD呼衰患者寻找一个完善的机械通气方案。观察通下法配合无创正压通气对COPD呼衰患者通气功能的影响;以及通下法在减少无创正压通气的副作用、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减少气管插管率,降低死亡率等方面的作用。 方法:将54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8例,对照组26例,两组均施行无创通气及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中药汤剂“加味大承气汤”保留灌肠,每日1次,疗程为3~7天,视患者的治疗反应适当调整剂量及疗程,动态观察两组病例的心率、呼吸指标、通气及氧合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无创通气的出现腹胀、误吸、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气管插管率、撤机率及死亡率等。结果:两组在治疗前的基础情况无显著性差异。在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时心率及呼吸、血气分析等呼吸指标皆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撤机1天后,对照组各呼吸指标有波动,其中的呼吸频率、PaCO2、PaO2等指标较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时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脱机后各指标无显著改变(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撤机1天后比较,呼吸频率、pH、PaCO2、SaO2等指标有明显改善(P<0.05)。 治疗组无创通气过程中的最高PS及PEEP较对照组低(P<0.005,P<0.05);肺部感染窗出现时间较对照组早(P<0.05),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治疗组无创通气后腹胀及误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5,P<0.05)。治疗组VAP的发生率较对照组减低、撤机成功率增高(P<0.05),气管插管率、死亡率则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考虑可能与样本量较小有关。 结论:无创通气配合中医通下法治疗能有效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呼衰患者的循环、呼吸及血气指标。通下法可提高无创通气效率,较快控制肺部感染,减少机械通气时间,显著减少无创通气的副作用,减低误吸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撤机率。提示无创通气配合中医通下法是治疗COPD呼衰患者的一个较为完善的机械通气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