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工业基地城市宜居性评价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8520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城市已经成为世界研究的焦点,但城市本身的复杂性使城市面对着一系列发展与优化的问题。当前,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理念已经转向舒适和宜人,城市宜居性成为当前国际城市发展研究的一个热点,也是目前城市居民和政府密切关注的焦点之一,而在快速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中国的宜居城市建设仍处于理论和建设的摸索阶段。城市宜居性是指城市或区域内的居民对其所享受生活质量的感受。宜居城市研究和评价的目的是:在“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基本理念下,指导城市的发展与规划向着能够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和生活环境条件方向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建国以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区经济在全国的地位不断下滑。进入21世纪,伴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东北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逐渐从低谷中走出,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同时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以国内外宜居城市理论与建设研究为基础,结合老工业基地城市的人居环境特点,对老工业基地城市的宜居性进行评价研究,并以鞍山市为例做出实证分析,为宜居城市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本文首先以统计数据为基础,参照国内外研究成果,并结合老工业基地城市人居环境发展的情况,综合考虑了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选取经济发展度、环境怡人度、生活便宜度、公共安全度和文化丰富度等5项二级指标和28项三级指标构建了宜居城市客观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通过宜居性评价模型,进行城市宜居水平的客观评价,评价结果反映了鞍山市的整体宜居水平。鞍山市的宜居性指数为0.76,评价等级为三级,宜居程度一般。其次以社会调查为基础进行主观评价,研究城市宜居性居民满意度及城市内部各区域的宜居水平差异,并利用MapInfo将城市宜居性满意度的空间差异分布呈现出来。鞍山市宜居性居民满意度总得分为72.7,鞍山市的宜居性从居民感受角度来看满意度一般,城市内部宜居性存在一定差异。再对宜居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建立拟合模型,鞍山市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宜居性之间有很大的一致性,城市宜居性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的有所提高,说明鞍山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城市建设也做了相应的完善。最后对老工业基地城市的宜居性建设面临的问题提出优化对策。
其他文献
用无限次重复博弈的方法分析了寡占理论 ,并解释了通货膨胀严重的国家其经济行为中短期行为严重现象和社会合作形成的原因
非形式逻辑30多年的发展紧贴论证实际,发展了不同于形式演绎逻辑的新逻辑工具。它所建立的论证分析、评估、批评和构建理论,大有成为普遍适用各领域的一般逻辑的势头。从图尔
恐惧诉求是传播者借用能够激发较强恐惧性情绪色彩的媒介信息,吸引受众注意,并说服受众接受劝服的一种策略。以恐惧为诉求的广告,在其传播过程中更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更有
通过PCR扩增得到菌株编码ADI的arcA基因,并构建表达载体pET24a-ADI。将该载体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获得高效表达ADI基因的重组菌。对ADI诱导表达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发现宿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农产品国际贸易越发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基于这一背景和中国国情,研究农产品国际贸易与中国农业发展的关系,进而针对性地提出相关政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各行业,已经成为自动化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硬件和电子器件性能的不断提升,大大拓展了机器人技术的应用范围,同时也对机器人控
注塑制品成型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由于成型工艺参数的选择不当,会导致翘曲、表面沉降等各种质量缺陷,从而影响制品的外观及性能。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是采用各种注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旅游产业的整合阶段和扩容阶段也随之而来,而资金缺口也成为这一阶段的瓶颈所在。因此,如何扩大和创新旅游产业投融资渠道是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
分析了经济 -环境系统发展的协调性 ,提出了经济 -环境系统指标体系 ,建立了评价经济 -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数学模型 ,最后以 A市为背景进行了实证分析 .
随着20世纪8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到来,为了适应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这就在我国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民工潮现象。而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