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残疾人群众体育政策变迁研究

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ahjoc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目前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没有残疾人的小康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残疾人参与体育是残疾人康复、健身的重要手段,对残疾人融入社会、提升生活质量、迈向小康具有重要意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残疾人群众体育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国残疾人群众体育政策已有30余年的发展历史,取得了毋庸置疑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可改善之处。残疾人群众体育政策是残疾人群众体育得以良性运行的政策保障,制约和引导着残疾人群众体育的发展方向,因此对于残疾人群众体育政策进行系统地研究非常有必要。本文以我国残疾人群众体育政策的变迁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历史研究法等方法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我国残疾人群众体育政策变迁分为四个阶段:残疾人群众体育政策的初步形成阶段(1983-1989年)、残疾人群众体育政策的法制化阶段(1990-2000年)、残疾人群众体育政策的系统规范阶段(2001-2008年)、残疾人群众体育政策的全面发展阶段(2009年至今)。残疾人群众体育政策变迁的特征有:政策目标不断进行适应调整、政策数量呈现整体上升趋势、政策内容的不断丰富和完善、政策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对政策监督评价渐趋日常、政策变迁整体波动性较弱、政策变迁事件导向性突出、政策变迁外部驱动性显著。残疾人群众体育政策变迁的动因主要有: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的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我国社会残疾人观的改变、我国体育自身发展规律、残疾人多样化健身需求日益凸显、国际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影响。目前残疾人群众体育政策存在的不足具体来说是政策可实践性增强,但政策目标仍不够具体;已有部分配套措施出现,但政策体系仍待完善;政策前瞻性、指导性有所提高但仍然不足;政策特点不够突出,与国际逐渐接轨但进程缓慢;政策决策民主化程度不足;政策执行阻滞;对政策的监控和评价力度不足。针对残疾人群众体育政策变迁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建议:提高政策目标的量化程度,建立标准体系;提高政策的前瞻度和导向作用;保证政策的延续性和可操作性;加快立法进程,促进政策与法律相互配套;提高政策制定过程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加大资金投入,明确各部门权责;构建政策监督评估机制。
其他文献
学位
自闭症是一种以语言受损、社交困难、行为刻板和兴趣狭隘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发育性障碍,家庭在干预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外研究表明,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对自闭症患儿具有一
1931年,梁漱溟等人按照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在山东省邹平县开展乡村教育实验,历时七年,从乡农学校到乡学村学,从乡村建设实验到县政建设实验,从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邹平乡村教育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