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终关怀是一项旨在为临终者提高生命质量、减轻身心痛苦的特殊服务,它的出现和发展,体现了人们对生活质量、生命价值的更高追求。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临终关怀在中国应该大力发展。但是,由于受人们的认识水平、传统固有观念、当前医疗伦理理念等因素的影响,临终关怀在中国发展存在伦理问题。本文系统研究了中国临终关怀的伦理问题及其成因,对解决中国临终关怀伦理问题的对策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论文的第一部分,阐述了临终关怀理论内涵及其在中国发展的现状和意义。对临终关怀的涵义、关怀内容和伦理价值进行了概述,并对当前中国临终关怀的民众认知情况、机构分布、本土化模式建构现状进行了客观分析,总结出在中国发展临终关怀的社会价值。论文的第二部分,深入剖析了中国临终关怀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伦理问题及其原因。目前中国临终关怀发展主要有五个方面的伦理问题,分别是:民众对临终关怀与安乐死存在伦理误解,世俗生死观念与现代生命观有冲突,传统行孝方式与临终关怀理念相冲突,目前施行的保护性医疗制度与临终关怀理念存在伦理冲突,生命神圣论与当今提倡的生命质量论、生命价值论相冲突。造成以上伦理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世俗“好死不如赖活”观念、孝道观根深蒂固,临终关怀理念宣传不足,以及国内还未形成新型医疗伦理理念,使得临终关怀在中国发展较为艰难。论文的第三部分,依据上述伦理问题及其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首先从观念上积极引导国民架构顺应时代潮流的生命观,并积极开展生命伦理教育和临终关怀教育。其次,重构新时代的孝、慈、悌观念,即明确在临终关怀时,子女如何孝敬老人、父母如何关爱子女、兄弟姊妹之间如何相处,创造新的家庭关怀理念。再次,要加强对临终关怀专业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同时应大力提倡现代新型的医疗伦理观念。最后,从宏观上强调必须加强法律制度完善,使临终关怀有法可依,最终实现临终关怀全面、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