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条纹病毒致病性分化与分子变异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qq22853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灰飞虱为介体昆虫,将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ipe virus,RSV)23个代表分离物接种于水稻品种武育粳3号、合系39、花优63。根据株发病率,23个分离物的致病型可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强致病型、次强致病型、中致病型、弱致病型、极弱致病型。致病分化表现在地理、株系及水稻品种等三个方面的差异。分析表明,不同分离物在发病率、发病时间、症状表现及对介体灰飞虱传毒影响上存在差异;以地理划分的云南自然种群和云南外自然种群在致病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云南自然种群以弱致病型为主,但间或有强致病型分离物;云南外自然种群存在强致病型分离物,属于混合致病群,致病型多样化。YBS07分离物在水稻品种上的发病时间、症状表现以及对灰飞虱传毒效率影响上的数据都接近或超过云南外分离物,是云南种群中隐藏的强致病型分离物。致病性结构与病害流行的关系提示病害防治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对8个致病性存在差异的代表分离物的遗传变异分析表明,基因组不同片段表现出不同的变异特征;云南分离物与云南外分离物在遗传关系上具有明显的差异;YBS07在遗传关系上介于云南分离物与云南外分离物间,但更靠近云南分离物。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致病性相对较弱的云南分离物对应的RdRp、NS3、SP、NSvc4等4个基因比云南外分离物受到更大的负选择压力。YBS07分离物在基因的多样性上介于云南分离物与云南外分离物间,但更靠近云南分离物。对RSV种群遗传距离分析表明,RSV中国种群可以划分为云南亚群、云南外亚群以及由云南亚群中分化出来的混合亚群等三个亚群;云南与云南外两个自然种群存在相互侵染现象。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RSV的7个基因受到强烈的负选择压力。在遗传多样性上: NS2>NS3>CP>NSvc2>SP>NSvc4>RdRp ;在保守性上:RdRp>NSvc4>SP>NSvc2>CP>NS3>NS2。对IR4遗传距离的分析也表明混合亚群及两个自然种群相互侵染现象的存在;RSV三种类型IR4的进化经历了两次分化与两次分离。序列分析显示,RSV基因组的末端非编码区域高度保守,差异主要存在于云南分离物与云南外分离物之间;末端序列能形成稳定的发夹结构。对RSV编码的7个蛋白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RdRp蛋白存在跨膜区段、卷曲螺旋结构、以及短链脱氢还原酶家族信号等多个功能位点;NS2蛋白存在强烈的内部信号肽裂解位点;NSvc2存在N端信号肽、强烈的内部信号肽裂解位点,具有膜蛋白属性;NS3蛋白存在一段卷曲螺旋结构及多个功能位点,云南4个分离物C末端的疏水性明显强于YCX1以及云南外分离物;CP蛋白存在一段卷曲螺旋结构及多个功能位点;SP、NSvc4蛋白分别存在一个内部信号肽裂解位点、一个跨膜区段及多个功能位点。终止密码子分析表明,RSV偏爱使用UAG作为终止密码子;云南分离物与云南外分离物在终止密码子使用上存在差异。对基因间隔区分析表明,RNA2-4的基因间隔区存在正向重复序列、反向重复序列;IR3、IR4还存在明显的插入或缺失序列;IR2-4均能形成稳定的大发夹结构。测序鉴定RSV云南楚雄分离物一个重组RNA,即YCX07R,由RSV的RNA2的与RNA3重组而成。序列分析显示,YCX07R具有RSV基因组结构特征,其两个末端的序列互补。在正义链及反义链上均存在一个开放阅读框,分别编码YCX07R-5P及YCX07R-3P。分析推测重组系由RNA流产性复制引起或重组的两个片段通过重组点联结形成。
其他文献
甲状腺素对于机体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在众多的甲状腺素干扰物中,农药所占比例最大。噻二唑类农药由于其广谱、高效、低残留、持效期长等优点在我国主要作为杀菌剂得到广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方治疗血虚风燥型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中医科治疗的神经性皮炎中符合研究条件的90例中医辨证为血虚风燥型患者,按随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鼻咽部纤维血管瘤(nasopharyngeal fibroangioma)临床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鼻咽部纤维血管瘤的临床及CT资料,分析瘤
幕墙工程是指由支承结构体系与面板组成的、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不分担主体结构所受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结构。若按面板种类划分,有玻璃幕墙、铝板幕墙、
杧果果肉海绵组织是一种生理病害,对其食用品质影响极大,对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十分严重。世界上主要的杧果产区都曾报道过该病的发生。由于该生理病害从外部看不到症状或外部
根据漾濞泡核桃生长结实的特性,利用德尔菲法分别从气候、土壤、地形3个因素中选出9个因子构建适宜性评价体系,并对9个因子构建判断矩阵,使用层次分析法计算9个因子的权重,再
电子信息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技术,是我国农业主要生产要素之一,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随着国家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在社会中被广泛应用,对生产水平和人类发展的影响已经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