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农场运行及雇工研究——以庐江县4个家庭农场为例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85666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家庭农场这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延续家庭承包经营制的较好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国内外学者对家庭农场研究的内容比较丰富,然而,对家庭农场雇工问题却涉及尚少。雇工问题影响家庭农场的正常运行,解决雇工问题不仅有利于家庭农场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居村农民依托家庭农场实现身份的转变。  本研究以安徽省庐江县4个家庭农场为例,运用定性研究方法,分析家庭农场运行现状及困境,重点研究家庭农场运行中的雇工使用和雇工发展问题。  研究发现,乐桥镇家庭农场运行成效显著,但仍面临土地、资金、社会化服务和雇工四大困境,其中雇工困境尤为突出;家庭农场雇工与地主雇工、企业雇工均有所差异,现阶段,家庭农场雇主与雇工之间构成的是一种双重雇佣关系;家庭农场发展面临棘手的雇工问题,主要是雇工少、雇工贵以及雇工不稳定。  针对上述家庭农场雇工问题,本文提出四点解决途径,即从农场规模上确定家庭农场雇工地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家庭农场雇工质量;促进家庭农场现代化发展,应对“无工可雇”风险;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消除家庭农场发展障碍,以促进家庭农场既好又快发展。
其他文献
人才匮乏对于我国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而言一直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党中央和政府长期关注对民族地区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高校扩招、民族优惠政策等机会为这些地
随着社会的变迁,生活节奏的加快,市场竞争的激烈,使职业女性尤其是中年职业女性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中年职业女性在职场、工资待遇、社会地位、子女教育、照顾老人等方面
网络流行语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一种表达方式,它以其幽默、精简、口语化和娱乐化的形式深受大学生群体的喜爱。而且它以不拘一格的传播形式,在各大媒介间形成传播接力,以原创,
在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中国早在1999年步入了老龄化社会。作为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是社会普遍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分析内地班藏族大学生近十年的内地求学生涯对其生命历程的影响,揭示这个群体如何在自制和他制双重力量的作用下塑造新的自我的过程,并考察内地西藏班
农民工由农村来到城市、由务农到务工、由第一产业从业者到二、三产业工人或兼业者,其所拥有的社会身份、所从事的社会活动、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所享有的社会权利都发生了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