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蔗(包括糖蔗和果蔗),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糖的生产原料,也是一种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经济作物。甘蔗在广西已有两千多年的种植历史。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由于王朝的更替和各族人民的迁徙流动以及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甘蔗从原生地不断地向外传播并为世界各族人民所接受,因而甘蔗和糖成为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明清时期,由于封建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中外科技文化交流被人为阻碍。广西由于地处祖国南疆,经济文化水平落后,统治者没有理顺民族关系,民族交往受到很大制约,甘蔗糖业促进民族经济融合的绩效不大。进入19世纪以后,古老的中国经历了惊心动魄的冲撞和变迁,很快被纳入全球性的现代化浪潮中。甘蔗糖业也因此具有了现代化的特质。20世纪30年代,主政广西的新桂系政府创办农林试验场和投资建设广西糖厂,甘蔗糖业开始了现代化进程。然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安排,造成广西甘蔗糖业量的积累不够,未能突破原有生产力水平的制约而形成质的飞跃,现代化进展缓慢。各民族的交往亦受到很大影响,甘蔗糖业对促进民族经济融合的作用还是十分有限的。20世纪50年代以后,广西的甘蔗糖业随着国家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而加快了现代化进程。在强政府的作用下,大批机制糖厂的建立,甘蔗科研的进步和种植技术的提高,带动了甘蔗种植面积的迅猛扩大,使越来越多蔗区内的各族群众参加到甘蔗糖业生产中来,促进民族经济融合的绩效比较显著。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广西的甘蔗糖业经历过曲折和困难,付出了代价。但通过结构调整、转换经营机制和国有资产重组,甘蔗糖业重新焕发生机,民族经济融合也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广西境内有12个民族,除汉族外,还有壮、瑶、苗、仫佬等11个少数民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经过50多年的现代化建设,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差异还很大,少数民族的现代化任务非常艰巨。甘蔗糖业现代化由于自身的脆弱性和不成熟性,其带动少数民族现代化和促进民族经济融合的作用还是有限的,因此本文认为总体上对其不能评价过高。甘蔗糖业是一个集科工农贸为一体的特殊行业。以往学术界绝大多数从科学技术史和文化交流史的角度进行研究,并且所取得的成果已经比较多。而从民族经济融合的视角进行研究很少。因此本文特别选取民族经济融合作为20世纪广西甘蔗糖业现代化的评判标尺,并且认为强政府的作用、民间的自发作用和市场的作用是20世纪广西甘蔗糖业现代化促进民族经济融合的三个关键因素。 <WP=4>甘蔗种植18世纪遍及全世界;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向全球的扩张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民族经济融合;18世纪中后期以英国工业革命为肇端的波及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浪潮,三者几乎是同步发展的,并且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因此将甘蔗糖业、民族经济融合和现代化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探求其中起作用的关键因素,是非常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民族经济融合与广西糖业现代化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比如广西的甘蔗糖业现代化进程与整个国家的社会现代化进程两者的关系如何界定?如何对其作定性和定量分析?甘蔗糖业的现代化对少数民族的现代化拉动绩效究竟有多大?蔗区内现有的经济体制是不是过时了等等之类的问题,有待于后来有志者进一步研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