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年轻育龄患者,卵巢功能的保护对生育功能的保留及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卵巢囊肿手术是妇科常见手术,手术势必引起卵巢损伤,损伤较重时可能导致卵巢功能下降。
早期的卵巢囊肿剔除术为开腹手术,剥离的卵巢创面予以缝合止血,近几年来腹腔镜手术已成为卵巢良性肿瘤的首选方式。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后,临床上大量使用单双极电凝用于卵巢创面的止血,也有学者采用超声刀电凝及缝合止血,少数学者采用明胶海面压迫卵巢创面止血。
目前有关镜下单双极电刀及超声刀对卵巢组织产生的损害效应尚缺乏深入的研究,术后卵巢功能是否受到影响尚存在争论。有学者认为超声刀、单极电凝、双极电凝三种止血方式对卵巢激素的近期影响无明显差异,可能与研究对象均处于中青年龄卵巢功能恢复快、对侧卵巢组织极好的代偿功能以及手术例数少等因素有关。也有研究认为电凝止血的患者更易发生更年期症状,、雌激素水平低落及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可能因为电凝止血是通过电灼导致组织的焦化使血管凝固止血;大的血管出血、广泛创面渗血常导致止血困难,长时间广泛的电灼使卵巢床布满焦痂,焦痂的脱落增加新的出血创面,反复过度的电灼导致残留卵巢皮质的损伤,破坏残留的卵泡及皮质的血供,影响术后卵巢功能。
本研究通过观察腹腔镜下单侧卵巢囊肿剔除术中,使用双极电凝止血和缝合止血两组患者术后激素水平的变化,月经改变,更年期症状,妊娠能力,恢复排卵状况及排卵恢复时间,B超监测卵巢基质内动脉血流参数改变,卵巢面积等指标进行比较,探讨腹腔镜下该两种止血方式对术后卵巢功能的近期及远期影响程度。
研究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双极电凝止血和缝合止血两种方式对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激素水平、卵巢基质内动脉血流参数,卵巢面积等方面的影响。探讨腹腔镜下双极电凝止血和缝合止血两种止血方式对术后卵巢功能的近期影响。
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及分组:选择卵巢囊肿病例共246例,分为两组,一组为双极电凝止血组(I组),有142例;一组为缝合止血组(II组),有104例。两组年龄无显著差异。所有患者对侧卵巢正常。
2、随访内容及方法:在术后1、3、6个月观察月经改变、有无围绝经期症状、有无妊娠和妊娠情况,检测激素水平,B超监测卵巢基质内动脉血流参数改变、卵巢面积变化、有无恢复排卵及排卵恢复时间。
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处理,对样本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卡方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
1.手术前后两组卵巢内分泌变化情况:术前两组患者五种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均出现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降低,卵泡刺激素(folllicle—stimulatinghormone,FSH)及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hormone,LH)水平升高,分别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两组E2水平均上升,FSH、LH水平下降,与术前相比无差异(P>0.05),但与术后1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E2,FSH,LH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血清睾酮(testosterone,T),孕酮(progesterone,P)在术前、术后1月、术后3月均无明显变化,且两组间各时期比较均无显著变化(P>0.05)。
2.术后两组月经变化情况:术后3个月时大多数患者月经正常,I组有115例(81%),II组有87例(83.7%),两组比例无统计学意义(P>0.05)。月经异常的I组有27例(占19%)。II组有17例(占16.3%)。两组月经异常的改变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I组月经异常的有10例(7.096),II组有6例(5.8%),I组月经异常的比率大于II组,但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两组月经异常的比率均少于术后3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5,P=0.015<0.05)。
3.术后发生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情况:术后6个月时I组出现临床症状的有12例(8.5%),II组有14例(13.5%)。术后12个月时I组随访到的病例有102例,出现临床症状的有6例(5.9%),II组随访到的有82例,出现临床症状的有8例(9.7%)。两次随访II组发生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例数均较多,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4.术后两组患者有无排卵及排卵恢复时间:术后3个月有BBT结果的患者,在I组的56例患者中,恢复排卵的有24例(42.9%);II组51例患者中,恢复排卵的有17例(33.3%)。术后6个月有BBT结果的患者,在I组的44例患者中,恢复排卵的有31例(70.5%);II组34例患者中,恢复排卵的有28例(82.4%)。两组恢复排卵的病例所占比例均无明显差异(P>0.05,P>0.05)。术后6个月两组恢复排卵的比例均大于术后3个月(70.5%>42.9%,82.4%>33.3%),但因部分病例资料失访,无法比较此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5.手术前后B超监测患侧卵巢基质内动脉血流参数比较:I组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患侧卵巢基质内动脉血流参数与术前对侧卵巢基质内动脉血流参数比较均无差异(P>0.05);II组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患者卵巢基质内动脉血流参数与术前对侧卵巢基质内动脉血流参数比较亦无差异(P>0.05)。
6.手术前后卵巢截面积变化: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对侧卵巢截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侧卵巢截面积均小于术前对侧卵巢截面积,双极电凝止血组为3.91±2.2cm2<4.03±1.02cm2,缝合止血组为3.81±1.73cm2<3.97±2.02cm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侧卵巢截面积均略大于术前对侧卵巢截面积,相比均无差异(P>0.05)。
7.妊娠与生育情况:I组有生育要求的有48例,其中23例已足月妊娠分娩,4例正在妊娠中,妊娠率为56.3%;II组有生育要求的有37例,其中24例已足月妊娠,1例正在妊娠中,妊娠率为67.6%。II组妊娠率高于I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8>0.05)。
结论:
1.在止血效果得到保证的情况下,镜下电凝止血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优于镜下缝合止血,且镜下电凝止血易操作,易被多数术者接受。
2.腹腔镜下单侧卵巢囊肿剔除术后3个月,卵巢创面予以双极电凝止血和缝合止血对术后卵巢激素水平、月经异常改变、患侧卵巢截面积及卵巢血管血流参数改变均无显著影响,即两种止血方式对术后卵巢近期功能均影响不大。
3.从术后6个月月经异常改变,患侧卵巢截面积及血流参数变化,围绝经期症状出现,妊娠率等方面来看,双极电凝止血及缝合止血对卵巢功能的远期影响均较小,但真正有效的结论及有无增加卵巢恶性肿瘤的风险尚待增加病例数量及延长观察时间同时排除手术操作等因素而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