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汉语诗丢不掉的艺术传统-兼论20世纪中国新诗的得失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oebe_1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从汉诗与意境的关系进行考察,得出结论:意境,是汉诗丢不掉的艺术传统.围绕中心论点,文章分三部分:一、考察新诗的历史经验.从意境角度,正、反两方面考察了新诗创造的得失.该文认为,批判地继承意境传统,是新诗发展的必备条件,英美竟象派主要是在汲纳汉诗意境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为什么汉诗丢不掉意境传统?这是由汉语的诗性质决定的,主要是由汉语的声音层和灵活文法决定的.三、结语.进入90年代以来,意境营造问题仍未引起诗坛足够重视,新诗发展的现状使之不可能很快把旧诗词从人们的头脑里挤出.该文认为,21世纪的中国诗坛,白话新诗与旧体诗词将各领风骚,共谋发展.
其他文献
刘敞《七经小传》,言约意丰,结论鲜明而论证不足,本文拟对其逐条考察,说明每一条解经的论据、来源、影响,条分缕析,辨其得失,庶几对解决《七经小传》中的疑难问题和正确评价
周密(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是宋元之交著名的文学家和文献学家。钱钟书先生认为南宋能诗的词家,除了姜夔,就数周密。而对姜夔诗歌的研究很多,对周密诗歌的研究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