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稳定可靠的税收对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然而从企业的视角来看,所得税意味着企业要将经营利润的四分之一无条件地缴纳给国家,这无疑是一项重大的成本开支。因此,为了能够缓解税收压力,节约现金流支出,企业避税的动机很强烈。企业避税最直接的收益就是能够减轻企业税负,帮助企业节约大量税收现金流,能够增加股东价值。但由于避税活动通过加剧企业内外部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而增加了企业内部的代理成本,管理者出于机会主义行为会迅速转移消耗企业现金,控股股东也会实施无偿占用企业资金或利用关联交易转移企业资金的掏空行为,从而导致现金持有减少且使用效率不高。因此,企业避税究竟是正向还是负向地作用于现金持有水平和现金持有价值值得探究。本文在避税代理观的研究基础上,以2009-2018年沪深股市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初始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企业避税对现金持有(现金持有水平和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为了验证产品市场竞争在企业现金持有决策中发挥的外部治理作用,先基于持有现金的掠夺动机探究了产品市场竞争与现金持有的关系,然后基于充分信息假说和破产清算假说考察了产品市场竞争在企业避税与现金持有之间的关系中起到的调节作用。进一步地,探究了融资约束和股权激励分别对企业避税与现金持有之间关系的作用效果,以拓展税收策略对企业现金持有决策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避税程度越高,现金持有水平(现金持有价值)越低。(2)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现金持有价值)越高。(3)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会削弱企业避税与现金持有水平(现金持有价值)之间的负相关关系。(4)严重的融资约束能够削弱企业避税与现金持有水平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但能够促进企业避税与现金持有价值之间的负相关关系。(5)股权激励能够削弱企业避税与现金持有水平(现金持有价值)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本研究将企业避税与现金持有水平纳入同一研究框架,属于避税对其他经营决策的影响,拓展了有关避税经济后果的内容;同时,将现金持有价值视为连接企业避税与企业价值的桥梁,削弱了“噪音”的干扰,有助于明晰企业避税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另外,本文的研究也为企业规范避税行为、建立完善的管理层激励制度和现金管理体系以及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监管治理作用提出了现实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