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出现了一种范式上的转型,各国相继从凯恩斯模式中跳出来,把市场看作组织教育资源最有效的手段。这使得高等教育市场化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教育发展的主流。作为一系列现象与趋势的集合,高等教育市场化是一把典型的“双刃剑”。假设不存在外部干预,全凭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进行引导,高等教育市场化就是一种“量变”引发“质变”的进程。试图在这个多维度的立体的“连续统”上进行划界时,就是在这个“连续统”上寻找和确定“质变”的点,并把每个点综合起来,形成一个在空间上的多维度的立体“边界”。在这一过程中,当政府通过更有目的的管制或通过系统减少管制利用市场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手段时,力的平衡正在改变。在这一张一弛中,学术寡头的力量、政府权威的力量和市场需求的力量相互作用,确定了国家高等教育体制的学术、管理的模式和方向。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市场化进程是国际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的一个典型案例。它可以为我们思考高等教育市场化进程及其引发的大学、政府、市场关系的演变等问题提供有益的启示。高等教育市场化从何而来?往何处去?在多大程度上有益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在市场化的进程中,政府和市场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角色和定位分别是什么?在市场经济与国家权力意识的双重影响下,大学如何继续保有自由和批判精神,同时实现社会功用的最大化?这些既是理论问题,也是现实问题。本论文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绪论部分对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内容、框架、方法以及重要的概念进行说明。第一部分,首先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工具,即连续统思维和马克斯·韦伯(Weber , M)提出的理想类型法。其次从连续性与间断性相结合的角度,利用连续统思维和理想类型法,对高等教育市场化进程以及大学、政府和市场三者之间关系的本质进行深入研究,为后续研究奠定一种“纯逻辑形式”的特殊标准。第二部分,利用理想类型法从政策分析的视角对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市场化进程进行纵向的轨迹研究。随着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市场对于高等教育的影响也日益深化,呈现出从最初的市场手段的运用过渡到市场目标和市场伦理的渗入的发展特点。第三部分,从宏观管理层面和政策层面等多个维度对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市场化进程中的大学、政府和市场三者权力关系的演变与发展进行深入剖析。运用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解释了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市场化表象后面的大学理念的嬗变、政府角色和管理方式的转型以及大学、政府、市场之间隐性与显性的权力关系。第四部分,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在三者权力关系的影响下产生的公私属性、消费主义文化、同态性与多样化、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第五部分,对上述研究进行总结和补充,对高等教育市场化适度发展、政府和市场在高等教育市场化进程中的定位、大学自主性在高等教育市场化进程中的必要性等问题进行探讨,并对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化进程的发展及相关问题进行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