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培育油菜双单倍体是当前油菜育种中获得基础材料的重要方式,目前主要通过游离小孢子培养获得油菜双单倍体,但该方法因基因型等诸多影响因素而受限。成都市农林科学院近年来发现并选育出了两份特殊材料Y3560、Y3380,能诱导甘蓝型油菜母本产生双单倍体后代,命名为油菜双单倍体诱导系。本试验以两个诱导系为父本,波里马和萝卜质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为母本,F1通过流式细胞技术、育性鉴定、SSR分子标记、SNP芯片技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育油菜双单倍体是当前油菜育种中获得基础材料的重要方式,目前主要通过游离小孢子培养获得油菜双单倍体,但该方法因基因型等诸多影响因素而受限。成都市农林科学院近年来发现并选育出了两份特殊材料Y3560、Y3380,能诱导甘蓝型油菜母本产生双单倍体后代,命名为油菜双单倍体诱导系。本试验以两个诱导系为父本,波里马和萝卜质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为母本,F1通过流式细胞技术、育性鉴定、SSR分子标记、SNP芯片技术等手段分析诱导效果,同时对胚、角果的发育过程进行观察,初步探究Y3560与Y3380的诱导机理,为两个诱导系在甘蓝型油菜品种选育及材料创新中的应用奠定一定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F1的植株进行倍性检测,受检测的后代植株全部与母本倍性一致,均为四倍体。田间鉴定结果表明Y3560为父本,与0068A、0933A、双717A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杂交的后代中分别出现了6、2和1株可育株。由于母本均为纯合、稳定的不育系,因此推断这些可育植株为杂交后代,双单倍体诱导率为70%-100%。2.通过SSR分子标记技术,对F1进行鉴定,仅在萝0068A×Y3380的受检测的4株后代中,发现了2株后代同时含有父母本的带型,鉴定为杂交植株。3.采用SNP芯片技术对诱导系F1鉴定,发现两个诱导系均能诱导稳定、纯合的双单倍体,诱导率在16.67%~83.33%。对几种鉴定诱导后代的方法比较,发现流式细胞技术、育性鉴定、SSR只能鉴定出少量的杂合植株,不能作为主要的鉴定方法。综上分析,鉴定结果最准确的方法是SNP芯片技术。4.SNP芯片分析的结果表明,在杂交后代中,两份诱导系的父本基因参合在后代杂交植株基因中的概率存在较大差异,参合率19.17%~42.19%。在诱导后代中,存在少部分的父本基因渗入现象,渗入概率在0.01%~5.33%之间。5.两个诱导系对不同材料的诱导效果进行比较,表明两个诱导系Y3650、Y3380对同核异质的不同母本诱导时,存在明显的差异,诱导率顺序为可育胞质>波里马胞质>萝卜胞质,说明诱导系诱导效率与母本胞质类型存在明显的胞质效应互作关系。在细胞核基因相同时,其诱导差异主要受细胞质基因影响;母本具有同一类型质基因,其诱导差异主要受核基因影响,说明两个诱导系的诱导效果存在明显的核质互作效应;两个诱导系对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诱导能力更加稳定。6.两个诱导系对甘蓝型油菜授粉后,在19d左右胚胎出现干瘪等现象,并在之后的7天左右,陆续出现大量胚死亡,只有部分胚胎能发育成正常的种子,说明诱导系授粉后胚胎发育存在明显的异常。
其他文献
药材麦冬为百合科沿阶草属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Linn.f.)Ker-Gawl.的干燥块根。目前川麦冬栽培中多效唑被广泛用于川麦冬的产量提高,施用量已属滥用范围。基于探索川麦冬生长的最适宜氮、磷、钾肥配比及减少多效唑施用量的目的,本试验研究采用四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肥料及多效唑配比对川麦冬生长、产量、品质及土壤的影响,探索川麦冬科学施肥与多效唑减量施用技术,为川
烟草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然而在生产过程中,常常因为地理因素的限制和气候变化,烟草种植和生产由于恶劣的环境遭受巨大的损失。干旱、低温和高盐等非生物胁迫因素是影响烟草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bZIP转录因子广泛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以及抗逆应答的调控,属于重要的转录因子家族,从全基因角度研究烟草中该家族的非生物胁迫的分子遗传机制,将为后续的抗胁迫育种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中通过对烟草非生物胁迫响应相关的bZI
烟草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光合作用显著影响其物质积累和产质量。叶绿素是光合作用中最重要的色素,对叶绿素积累基因的定位和克隆将为色素相关的遗传机制研究和高光效育种提供理论和材料支持。本研究通过对EMS诱变中烟100(ZY100)产生的一个叶片提前黄化突变体yl2的表型、生理生化研究、衰老Marker基因表达分析、F2群体遗传分析和初定位研究,分析了叶色异常表型下的生理生化、分子调控机制及定位信息,结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和大麦(Hordeum vulgare L.)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当它们遭受虫害时,会释放萜类物质趋避害虫或吸引害虫天敌和寄生蜂,包括单萜化合物芳樟醇,倍半萜化合物石竹烯、柠檬烯、佛手柑油烯等,这些挥发性的萜类物质参与到植物的间接防御过程中。另外,萜类化合物还可作为植保素发挥直接防御作用提高植物的抗性。尽管小麦和大麦中已鉴定了部分萜类合酶,但仍然存在大
猕猴桃褐斑病是四川猕猴桃上继溃疡病的第二大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影响猕猴桃品质和产量。现生产上以化学防治为主,但易于引起抗药性、残留等问题。所以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本研究在对猕猴桃褐斑病抗性评价的基础上,以高感品种红阳、抗病品种金艳和高抗品种龙山为材料,分析了抗感猕猴桃叶片组织结构抗病特征和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诱
黄曲霉毒素B1(AFB1)对家禽的生长发育构成重大风险,且残留在肉类产品中的AFB1也会危害人类健康。本研究通过给予拌有0mg/kg(对照)、0.3mg/kg(低毒)、0.6mg/kg(中毒)和1.2mg/kg(高毒)AFB1的饲料饲喂165日龄的罗曼蛋鸡35天后,对不同浓度等级进行毒性效应评估,不同浓度分组的蛋品质的分析发现AFB1使蛋黄比例增加、蛋白降低、蛋径长(cm)缩短、蛋形指数变低、蛋壳
在自然环境中,水体中的天然饵料在时空分布上受季节更替、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大多数甲壳动物在整个生命历程中难免会遭受不同程度的饥饿。即使是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也会因个体间的食物竞争、人工饵料投喂不足、拉网、运输、蜕壳、疾病等原因而遭受饥饿胁迫。为探究饥饿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的影响,本研究通过饥饿胁迫试验,探索其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的病理损伤及损伤的病理机制,以期为中华绒螯蟹相关疾病的防控提供
土壤盐渍化严重影响了玉米(Zea may L.)的品质与产量,因此,研究玉米盐胁迫下的抗逆机制,并采取相应措施是保证玉米品质与产量的关键。在对玉米耐盐机制的研究中,转录因子的调控尤为重要。在拟南芥、烟草、番茄等植物中,AP2/EREBP转录因子ERF亚家族成员在耐盐防御过程中的功能已见报道,但玉米中ERF类转录因子在盐胁迫下的响应及调控作用还未见报道。本研究发现盐胁迫能够诱导玉米ERF类转录因子Z
<正>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期间,亲自谋划推动机关效能建设,历届省委遵循这一重要指引,以作风建设持续助推机关效能提升。近年来,浙江省直机关工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机关作风效能建设的重要指示要求,按照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决策部署推进唯实惟先机关作风建设,以机关效能提升助推营商环境优化,2022年,浙江省营商环境满意度排名全国第一。二十年一以贯之,深化机关作风建设民主评议。
小麦白粉病是小麦生产种植中的一种重要真菌病害,病原为禾布氏白粉菌小麦专化型(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Bgt)。目前小麦白粉病的防治主要以抗病品种和化学药剂为主,新的生理小种和抗药性菌株的出现,使得进一步开发高效低毒的新型药剂成为小麦白粉病防治的迫切需要。植物多糖作为新型的诱导抗病性诱导子,具高效低毒的优点,是重要的新型药剂。本试验对18种中药植物多糖进行活性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