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我院皮肤科因治疗失败而住院的梅毒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梅毒病程迁延变化的一般规律,探讨脑脊液检查,特别是TPPA检测在神经梅毒检测中的重要意义,对梅毒的诊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92例晚期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脑脊液TPPA的结果将所有分为抗体阳性组29例和抗体阴性组63例,通过对两组间年龄、性别、病程、既往治疗、影像学资料、血清学及脑脊液检测结果等因素进行统计。结果:1临床资料:(1)年龄:抗体阳性组平均年龄(37.03±12.50)岁,抗体阴性组平均年龄(34.49±10.23)岁,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6,P>0.05);(2)性别:抗体阳性组男性13例,女性16例,抗体阴性组男性14例,女性49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9,P<0.05);(3)发现梅毒感染后病程:抗体阳性组病程平均(2.65±1.59)年,抗体阴性组病程平均(2.11±2.12)岁,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2,P>0.05);(4)既往治疗:抗体阳性组中接受过正规治疗11例,未正规治疗18例,抗体阴性组中接受过正规治疗38例,未正规治疗25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99,P<0.05)。2实验室检查:(1)抗体阳性组中脑脊液蛋白含量平均数为(52.51±29.98)mg/dl,抗体阴性组中脑脊液蛋白含量平均数为(36.05±15.58)mg/dl,两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3.45,P<0.01);(2)抗体阳性组中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平均数为(6±8.27)×106/L,抗体阴性组中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平均数为(5.11±3.15)×106/L,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5,P>0.05);(3)抗体阳性组中葡萄糖异常者8例,无异常者21例,抗体阴性组中葡萄糖异常者14例,无异常者49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14,P>0.05);(4)抗体阳性组中脑脊液LDH异常者5例,无异常者24例,抗体阴性组中脑脊液LDH异常者9例,无异常者54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34,P>0.05);(5)抗体阳性组中ADA异常者11例,无异常者18例,抗体阴性组中ADA异常者23例,无异常者40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17,P>0.05);(6)抗体阳性组中脑脊液Pandy试验阳性7例,阴性22例,抗体阴性组脑脊液Pandy试验阳性11例,阴性52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63,P>0.05);(7)抗体阳性组中血清学RPR滴度≤1:4者22例,血清学RPR滴度﹥1:4者7例,抗体阴性组中血清学RPR滴度≤1:4者28例,血清学RPR滴度﹥1:4者35例,两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7.900,<0,01)。3影像学检查:(1)抗体阳性组中头颅MRI异常者8例,无异常者15例,抗体阴性组中头颅MRI异常者14例,无异常者28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14,P>0.05);(2)抗体阳性组中心脏彩超异常者8例,无异常者13例,抗体阴性组中异常者19例,无异常者29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14,P>0.05)。结论1不正规的驱梅治疗、血清学RPR高滴度(>1:4)及脑脊液中蛋白含量升高系治疗失败的梅毒患者发生神经系统损害的高危因素;2脑脊液TPPA阳性对神经梅毒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