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不断被曝光的违规食品添加剂问题、黑心作坊问题、食品中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残存问题,接连挑战消费者的心理底线,社会公众普遍对国内食品信任度降低。国内众多大牌乳制品因“三聚氰胺”这一问题的反复发生多次被召回,更是折射出我国食品召回制度建设存在疏漏和弊端。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公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食品的安全与否不仅关系到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还关乎民心稳定、社会和谐。因此,对食品严加监管,对不安全食品及时召回、查清问题所在、避免同样的问题再度发生,对提高市场上的食品质量和保障消费者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美国是世界上较早建立食品召回制度的国家,食品召回制度发展成熟完善,对其经验的借鉴有助于完善我国食品召回制度,但两国国情不同,因此有必要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选择性借鉴经验以优化我国的食品召回制度。 在对中美食品召回事件进行收集的过程中,发现乳制品召回所占比重较大,且近年来随着生活理念的提升,乳制品消费量呈大幅上升趋势,已成为各年龄段人群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选取乳制品行业为例,以期能从重要食品领域和典型召回问题中突出反映我国食品召回制度存在的不足。 本文以“公共治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为理论支撑,同时,从制度构成的内涵和原则出发,选取了比较研究的三个维度,分别从召回的法律法规及安全标准、管理模式、召回程序层面对中美乳制品召回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我国乳制品召回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建议。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第二章侧重于对理论基础的阐释,包括食品安全、食品召回、食品召回制度和乳制品的相关概念以及本文主要的理论支撑——公共治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从制度构成的基本内涵出发,选取了三个主要比较维度;第三章对中美食品召回制度现状进行了梳理和比较,并通过各项资料深度分析,从乳制品行业入手,着重对比了中美乳制品召回现状;第四、五、六章分别对中美乳制品召回法律法规及安全标准、召回模式、召回程序做了比较,并从中分析我国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第七章做出总结并根据上文内容有针对性的提出完善我国食品召回制度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