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伴随着“大智移云”等新概念的产生,互联网行业迅猛发展,“互联网+”渗透到经济的各个领域。加之我国经济正处于“新常态”,各方面亟待转型升级,互联网已然成为推动社会全面发展与变革的重要引擎。习主席在“新常态”的经济形势下强调:互联网可大有作为。“互联网+”行动计划、大数据战略等已被纳入国家经济顶层设计。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近几年一直保持高速增长:2016年其增速为10%,远高于当年的GDP增长率。股票市场上互联网上市公司受到热捧:科技股、大数据概念股指数一路上扬,创业板指从2013年初的776点涨到2015年6月的2859点;深证科技指数从2009年的2416点到2015年最高7058点;申万计算机行业指数从2013年初1506点涨到2015年6月的9219点……随着互联网的高歌猛进,市场上警惕互联网泡沫的声音也常常出现。1998年美国科网泡沫给市场留下了深刻印象:泡沫的破裂造成大批企业破产,工人失业,消费与投资大幅缩水,国家经济增长急剧下滑。因此在我国互联网高速发展时期,及时检测出泡沫,防范可能出现的泡沫危机势在必行。当前虽有学者对互联网泡沫进行研究,但鲜有对泡沫的发生时间、大小的测度。本文分别选取基于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的直接泡沫检验法和基于GSADF的间接泡沫检验法对我国自2000年以来的互联网行业健康度进行检验,对泡沫的大小与发生时点进行测度,同时与美国上世纪末的科网泡沫对比分析,为我国互联网发展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显示,自2000年以来我国互联网行业共经历过两次泡沫危机。第一次出现在2007年1月至同年6月,从发生至破灭共经历6个月,此次基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泡沫规模为8.18;随后从2015年3月开始到同年6月出现了我国第二次互联网行业泡沫,此次泡沫持续了4个月,泡沫规模14.44。相比2007年的泡沫,最近这次互联网泡沫规模更大。但是相比美国上世纪末持续16个月的科网泡沫而言,此次泡沫并不算大,且是在更为谨慎和扎实的基本面基础上出现的,因此并未对我国互联网行业以及市场经济造成太大范围的冲击。当前我国经济正步入新常态,新形势下的互联网发展更为快中有序,市场参与者的积极应对将为我国经济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