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气候急剧变化、气候变暖已成为世界性环境难题。温室效应日趋显著是全球环境问题的根源所在。2014年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指出:人类对气候系统的影响是明确的,而且这种影响在不断增强,在世界各个大洲都已观测到种种影响。如果任其发展,气候变化将会增强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普遍和不可逆转影响的可能性。人类活动所导致的碳排放,一方面破坏了全球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平衡,另一方面,增加了全球生态系统中的碳排放,从而增强了地球大气温室效应。人类活动所导致的碳源可分为直接碳源和间接碳源,直接碳源主要指人类工业和生活活动所消耗的化石燃料消耗进而排放温室气体;间接碳源则包括人类改造自然界所导致的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所导致的碳汇向碳源的转换所排放的碳。为定量化人类活动所导致的碳源,IPCC给出了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土地利用变化及废弃物处置的碳排放计算方法,对全球碳排放和气候变化的研究进行整合评价,并设立了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专题组。自1990年起,至今IPCC已经公示了五版材料。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是人类改变陆地生态系统、影响陆地系统碳循环过程,导致碳源和碳汇间转换的重要原因。所以,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碳排放量,分析土地利用碳排放量和土地利用变化之间的定量关系,为制定调控土地利用政策,减少碳排放提供理论依据,对于实现低碳经济和创建“两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在国家海洋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蓝色经济区内重要的地级滨海城市,烟台近十年来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较为迅速、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相较复杂受人类影响显著。本文以烟台为研究区,结合学界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查阅其2005-2014年土地利用变化和能源消耗等普查资料,通过相关计量模型估算城市土地利用碳排放情况,据此综合研究该市土地使用变化导致的碳排放效应,预测该市今后的不同土地使用情况导致的碳排放效应情况。主要成果如下:(1)2005-2014年烟台市土地利用碳排放量增长明显。从变化趋势上看,可以明显的分为四个阶段:平稳增长期(2005-2008)、平稳波动期(2008-2012)、快速增长期(2012-2013)、平稳波动期(2013-2014)。(2)烟台市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其在碳循环中角色差异显著:烟台市的碳源为建设用地和耕地,碳汇为园地、林地、草地、水域和其它土地。排放量方面,其它类型的土地由于面积、固碳速度等各方面的问题,固碳、排碳量较少,作用不是很显著。烟台市排碳量最大的土地类型是建设用地。所以只靠园地、草地、水域和其它土地等的碳吸收能力是不够的,因为这些土地的碳吸收量与建设用地的排碳量相比实在是太少。所以减少能源的消耗或者使用低碳排能源是减少烟台市碳排放的主要措施,并且要维持甚至增加园地、林地、草地、水域和其它土地的面积,保持其碳汇作用。(3)烟台市必须加强贯彻落实国家的土地利用政策,不断推动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和革新,尽快建成起符合“两型社会”经济发展的土地利用模式。未来烟台市减排应首先严格调控建设用地的规模,保证和扩大具有碳储功能的土地规模,从而实现土地的低碳化、节约化、高效化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