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胎儿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视网膜下腔移植对干性和非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治疗安全性和初步疗效。方法:在具有良好生产规范的条件下,我们建立了改良的人类胎儿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fRPE)无排异体外扩增的原代培养体系。这些fRPE细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视网膜病的灵长类模型上通过测试后,本课题组进一步对1名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患者及4名湿性AMD伴新生血管纤维瘢痕形成的患者进行fRPE细胞的安全性和疗效的观察和评估。5名患者分别接受1×10~5(P1),2×10~5(P2,P3)和5×10~5(P4,P5)三种剂量的fRPE悬液的视网膜下腔移植。所有受试者入组时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并需进行全面、系统的入组筛查。术前检查包括最佳矫正视力、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彩色眼底照相、微视野检查、视觉电生理检查和裂隙灯眼前节检查等眼科专科检查及三大常规检查、肝肾功能检查、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检测等全身系统检查,并于移植术后按照术后3天、术后1周、术后2周、术后1月,之后每月一次,半年后每3个月一次的时间节点进行为期9个月的临床随访观察。本研究已在ClinicalTrials.gov和中国临床试验注册处注册,编号为NCT02868424以及ChiCTR-OPC-15006757。结果:在9个月的随访期内,5例受试者均未出现眼内炎、玻璃体积血、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等严重眼部或全身不良反应,术中操作性损伤造成的位于注射部位的视网膜前膜和视网膜裂孔是迄今为止的仅有的不良事件。RPE移植术后,我们观察到受试者的视功能总体逐渐改善,约于半年时疗效趋于稳定,并维持至今。其中,4例受试者的视力得到了提升,视力提高的最大值为19个字母(ETDRS视力表),最小值为9个字母;另有1例受试者视力始终稳定维持在术前水平。彩色眼底照相和OCT可观察到fRPE存在的征象;微视野检查显示受试者视网膜敏感度增加,固视能力逐渐改善;自发荧光显示病灶部位异常荧光较术前减少。结论:临床试验的初步数据表明:移植的fRPE在患眼内是安全的,且至少能耐受9个月;fRPE视网膜下腔移植能一定程度恢复AMD患者的解剖结构并改善视功能。fRPE移植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具有安全性和可行性,有望成为临床治疗干性AMD或新生血管纤维瘢痕形成的湿性AMD的新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