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不拔牙矫治前牙反(牙合)对患者头影测量及面部照片主观评价的影响,为该类错(牙合)矫治方案的设计提供更加合理、科学的参考。方法:1.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4例患者进行成人及青少年分组后,将矫治前后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并分析其8项骨组织测量:SNA角、SNB角、ANB角、MP-FH角、Y轴角、ANS-Me、上颌长度及下颌长度,2项牙测量:U1-NA角及L1-MP角和2项软组织测量:G-Sn-Pog,及Cm-Sn-UL,共12项测量指标矫治前后的变化。2.将这24例患者矫治前后的正位照片、右前位45°角照片及右侧位90°角照片经Photoshop软件统一处理后,由44名非专业人员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其进行评分,分析成人及青少年组矫治前后的评分变化。结果:1.头影测量结果:成人组(1)骨组织ANB角、MP-FH角、Y轴角、ANS-Me较矫治前均增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SNA角、SNB角及上、下颌长度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2)牙测量中U1-NA角较矫治前增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L1-MP角变化无统计学意义。(3)软组织G-Sn-Pog,变化无统计学意义,Cm-Sn-UL较矫治前减小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少年组(1)骨组织SNA角、ANS-Me及上、下颌骨长度较矫治前均明显增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SNB角、ANB角、MP-FH角、Y轴角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2)牙的改变同成人组:U1-NA角较矫治前增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L1-MP角变化则无统计学意义。(3)软组织测量结果:G-Sn-Pog,与Cm-Sn-UL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2.面部照片主观评价结果:(1)成人组中矫治后VAS评分值均数较矫治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青少年组中,矫治后VAS评分值均数较矫治前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不拔牙矫治能改善成人前牙反(牙合)患者颌骨矢状向的不调,其改变主要以下颌后下旋转及上前牙的唇倾为主。2.青少年组头影测量结果与成人组不完全相同,很可能是生长发育和正畸治疗共同影响着颌骨矢状向及垂直向的改变。3.青少年组患者被认为矫治后较矫治前容貌有改善,成人组则改善不明显。4.前牙反(牙合)患者的矫治计划应充分考虑软组织侧貌和牙齿的代偿能力及患者对美观的要求,对于青少年患者还应重视生长发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