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企业制度的框架下,股东与经营者的“委托一代理”关系在产权清晰责权明确的同时,也存在着企业经营者由于短期个人利益的驱使而违背企业的长期利益的因素。股权激励作为一种企业治理上的创新,使企业的经营者掌握一定量的企业股权,在行使企业经营权的同时可以直接获得企业的成长回报,进而从企业发展的角度考虑企业的长期发展。对企业来说,希望通过股权激励实现对员工的长期激励的同时,也能够实现企业的绩效成长。在不断的实施过程当中,众多学者已经从理论和实证等角度对股权激励的依据、作用、实施模式、影响效果等进行了研究。从研究结果来看,股权激励计划具有深刻的理论基础,能够弥补现代企业管理当中的关键性激励问题。但从实施效果来看,在国外具有较好实施效果的股权激励计划在中国上市公司的表现却具有非常多的不确定性。因此,实施股权激励对中国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影响及其是否发挥预期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回顾了股权激励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并对股权激励计划的理论基础和影响机制进行了梳理,分析了股权激励制度实施可以采取的模式及其利弊,明确目前中国上市公司主要采取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两种主要的模式。之后本文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了不同的企业激励水平和不同的宏观经济环境下,中国企业从2006~2010年五年内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效果,发现目前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实践与企业的绩效增长并不存在必然的相关关系。股权激励计划在中国上市企业中仍然仅仅相当于一种变相的短期经济激励。但在特定的行业内,股权激励的水平能够与公司绩效的增长有正向的影响关系。最后,本文研究了在中国实施较为成功的上海家化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的项目,论证了上海家化公司在良好的公司治理是成功实施的关键所在。同时在研究了条件更为严格的第二次股权激励计划的方案后对上海家化公司即将实施的第二次股权激励计划提出了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