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已经消灭绝对贫困,但是相对贫困仍将长期存在,需要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架构下统筹安排。无论是相对还是绝对贫困,本质上都是在一定标准下对贫困程度的衡量,因此,贫困程度减缓依旧是中国要面对的一项重要议题。农村产业发展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关键,而农村产业融合是中国现阶段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路径。但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可能面临地区禀赋、农户禀赋及农户行为的约束,西部地区作为中国农村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农村产业融合是否能够起到贫困减缓的作用仍不得而知,其影响作用机制还未得到系统分析和实证验证,本文的研究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以期西部地区农村产业融合能与乡村贫困减缓得到更高程度的统筹发展。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产业融合理论、农业多功能理论、价值链理论、农户禀赋理论和反贫困理论等为理论基础,结合宏观和微观视角来探讨中国西部地区农村产业融合对乡村贫困减缓的影响。本文重点探讨以下几个问题:(1)根据农村产业融合所蕴含的产业之间的互动本质,建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程度量化衡量评价体系。(2)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视角分析农村产业融合对贫困减缓影响的作用机制,并结合严谨的模型推导,提出假说。(3)在宏观产业层面下,就西部农村产业融合对贫困减缓影响假说进行实证验证和分析。(4)构建符合现行农村贫困减缓实际的多维贫困指标体系。(5)对农户参与农村产业融合行为进行分类。(6)在微观农户层面下,就西部农村产业融合对贫困减缓影响假说进行实证验证和分析。本文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程度整体量化衡量评价中,主要使用了产业层面的省际年鉴数据,基于所构建的量化评价指标体系,使用耦合模型和熵值法将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发展情况进行了比较。在宏观层面的实证分析中,本文主要使用统计年鉴数据,分别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位数回归、动态面板模型等计量方法实证分析各地区农村产业融合对贫困减缓的影响,并进行稳健性测试,最后使用逐步回归、Sobel检验和Bootstrap检验来测试中介效应,以求验证影响作用机制。在微观层面的实证分析中,本文设计农户调查问卷从样本地搜集微观农户数据,然后基于Logit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农户禀赋对农户参与农村产业融合行为的影响,以及不同参与行为对农户多维贫困所产生的差异化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农村产业融合整体发展程度呈现升高的趋势。其中,西部地区农村产业融合的起点最低,但上升速度很快,且上升时间较长,表现出了较大的农村产业融合潜力。东部地区起点最高,但其融合程度较早呈现平缓稳定的趋势。中部地区起点较西部地区高,也具有较长的上升时期,但是在后期被西部地区超越。就不同农村产业融合类型来看,西部地区的农业多功能拓展融合类型发展较好,后期有超越中东部地区的趋势;农业产业链融合和农业内部融合类型一直处于上升阶段,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先进要素渗透融合是西部地区发展较为落后的融合类型,与中、东部地区有较大差距。(2)从宏观视角来看,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减缓农村贫困的效果显著,从地区异质性来看,西部地区农村产业融合的贫困减缓系数最大,西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每提高1%会使当地贫困人口比例显著降低约2.100%,这说明西部地区农村产业融合对农村贫困减缓发挥了非常积极的影响,三种稳健性检验证明实证结论是可靠的。宏观视角下的中介效应分析表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减缓农村贫困有两条途径:分别是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户收入增加。西部不同农村产业融合类型对贫困减缓的影响分析发现,除了先进要素渗透融合外,西部地区其它融合类型均起到了显著的贫困减缓作用。(3)从微观视角来看,西部农户在各项多维贫困指标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贫困状况,其中教育维度下属指标的贫困发生率都相对较高,生活水平维度下属指标的贫困发生率也相对较高。参与农村产业融合的农户在贫困各维度指标上的贫困发生率均低于非参与者,且无论多维贫困临界值如何变化,参与农户整体的多维贫困指数均低于非参与者。通过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农户的多维贫困程度可降低约22.5%。从贫困各维度来看,农村产业融合对贫困各维度均有显著的减贫作用,但就影响程度而言,参与行为对教育维度的减贫影响最大,其次分别是生活、收入和健康。农村产业融合对不同参与行为农户具有差异化的多维减贫效果。从家庭参与视角来看,经营涉农服务业对农户具有较大的多维减贫效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只具有收入减贫效果。从要素参与视角来看,劳动力参与的多维减贫效果较大,土地参与的多维减贫效果相对较小且不显著。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与以往从单一宏观或微观视角开展研究不同,本文将宏观经济增长和微观农户行为两个视角进行有效结合,对农村产业融合减缓农村贫困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并用宏观年鉴数据和微观农户一手调研数据来实证验证,使研究结论有更强说服力。(2)本文基于农村产业融合所蕴含的产业间互动本质,结合耦合度模型和熵值法,构建了能整体衡量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程度的评价体系,该体系可使用年鉴数据对省级区域以恒定价格进行逐年计算,提高了衡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3)本文将农户参与农村产业融合行为分为家庭参与和生产要素参与,前者又被分为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经营涉农服务业,后者又被分为劳动力参与、土地参与和资本参与,并对农户不同行为的异质性减贫效果进行比较分析。(4)本文从收入、健康、教育和生活水平4个维度构建了多维贫困指标体系。该体系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所用指标相比,不仅增加收入维度,且在各指标内涵方面有所延伸和改进,更符合中国现阶段农村进一步减缓贫困的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