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期文学艺术中出现了大量的愚人形象,文艺工作者罕见的把他们请进大雅之堂,把文本叙述的中心放在这些曾被“轻视”的人身上,显然,并不是为了故弄玄虚的炫耀,而是为了通过愚人的特殊境遇以及愚人自身所散发出的诗性、纯真等美学特征来反省人生、洞察社会。同时,愚人贴近现代、贴近大众的文学品格,必然也会成为文艺创作者抒情写意的首选,那么对愚人形象的研究便会有很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和文学价值。本文力图以中西文论基础,结合社会学、心理学等理论范畴,从现代性视角切入,在对新时期涌现出来的诸如《尘埃落定》、《爸爸爸》等特定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把握愚人形象的审美意蕴。通过阐释透出这种文学现象热潮背后的文化心理和哲学理念,重新审视新时期、新视域下的愚人形象,其作为虚构场景中的象征符号载体所蕴涵的特殊意义,并在阐释文化和社会意义的基础上,系统详细的论述愚人形象独特的审美意蕴。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愚人形象的界定。分别从病理学层面、日常生活层面和文学层面来阐释愚人的含义和范畴,并结合中西词源学的考证,在和丑、疯癫等精神异常现象的纵横比较之下,较全面的得出文学层面的愚人的范畴和实质。在这个过程中,同时也自然的解释了笔者选择愚人这一称谓的理由。第二部分愚人形象的历史维度和现实诉求。首先,本部分力图从全方位展现中西文学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主题的体裁类型中所出现的经典愚人形象,并分析这些形象与特定时期的关系以及所蕴含的美学意蕴,为新时期愚人创作提供了何样的养料。显然,西方文学中愚人文化给新时期文学艺术中的愚人形象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西方愚文化和愚人形象有悠久的历史积淀,经典的愚人形象也层出不穷,在具体文本所显现的现实意义和美学意蕴同样不断流变。而且独具的现代化特征和现代叙事模式,为新时期愚人形象的刻画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样,文学的民族性特征决定了文学必须要从自身的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中国同样有着丰富的愚文化和愚人形象,显然,新时期愚人身上的纯真、质朴、智慧等品格与道家文化所提倡的“大智若愚”不谋而合。其次,本部分还论证了愚人文学的振兴是社会现实和文学革新的要求,从新时期意识形态的流变和文学创作的观念入手,结合西方哲学理论思潮以及美学理论思潮的变革来阐释愚人形象得以青睐的现实原因和文学原因。第三部分愚人形象美学蕴含的外在表现和内在体验。首先,谈论愚人形象的外在表现,即由身体、语言、食欲和性欲等组成的物质外壳,并通过它们在文本中的具体显现揭示出愚人被异化的命运和实质。其次,涉及愚人的内在意蕴,即愚人作为一种符号载体所承载和反思的对象和意义,指出愚人是欲望反思的载体,是文化反思的载体,是诗与真完美结合的典范。第四部分愚人形象的美学意义。本部分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方面,愚人形象的叙事学意义,分别从叙述语言和叙述视角来切入,深刻剖析愚人形象的美学意义。愚人在叙述语言和叙述视角的特殊性,决定了愚人形象的复杂性,愚人是清晰和朦胧、客观与迂回、空白和结构的混合体,并在表现自己鲜明特征的背后提醒人类看待自己的方式。第二方面,愚人形象的美学特征,愚人以“不纯”的形象示人,而不纯最直接的显现便是:诗真杂糅、悲喜交加。总之,新时期文学愚人形象是一个丰满而朦胧的期待客体,在丰富文学人物形象多样性的同时,起到了洞察社会、关注人生的作用,更带给我们巨大的审美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