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家庭思想研究——以《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为主要文本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ltuk709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快,家庭这一基本的社会单位,也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被人重视,而是逐渐被部分人认为是浪费个人时间以及耽误个人发展的场所。事实上,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即使在当代也依然能起到促进人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作用。所以重新审视家庭的地位和功能,更好的建设家庭,是现在亟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由于每个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理论的指导,因此对之前的家庭理论和家庭研究进行回顾是探索解决家庭问题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而在马克思主义这一学科领域中,最早对家庭进行系统和完整的论述的要数恩格斯。考虑到恩格斯的家庭思想集中体现于《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笔者在分析和阐述恩格斯的家庭思想时,将以这本书作为主要文献来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采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运用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以及比较分析法系统梳理了恩格斯家庭思想的内容。文章的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文章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状况和不足、研究方法和思路以及文章的创新点。文章的正文则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考察了恩格斯家庭思想的形成过程。首先介绍了恩格斯家庭思想的发源,包括以摩尔根为首的人类学家的家庭史观以及以黑格尔为主的德国古典哲学家的家庭伦理观,最后还借鉴了部分马克思的家庭研究;其次着重探讨了恩格斯对前人家庭思想的继承与批判,主要是对家庭发展阶段的理清和对家庭伦理观的进一步阐释。第二部分则是对恩格斯家庭思想的主要内容的系统梳理。首先是从家庭的地位和功能出发对家庭概念的再阐述: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以及联系人和外在世界的中枢,不仅对个人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制造和再生产性别关系的关键场所。接下来分析了恩格斯有关家庭发展的论述:家庭虽然是自古就有的,但其形态却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基于未来应该是共产主义社会,所以可以预见到未来的家庭必定是两性平等的和谐家庭。最后,对恩格斯的家庭伦理思想进行了具体阐述。恩格斯认为只有建立在爱情之上的婚姻才是真正的婚姻,只有建立在平等关系基础上的家庭才能实现和谐。第三部分是文章的重中之重。首先是对恩格斯家庭思想的价值定位进行客观评价,包括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补充、家庭历史研究的总结以及对女性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指导;其次结合当代中国家庭建设中存在的如对家庭的不重视、择偶观的物化等现实问题来阐述恩格斯的家庭思想对指导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现实意义。  总的来说,研究恩格斯家庭思想的根本价值在于其实践性,也就是现实关照。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建设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和现代化的指导思想,而恩格斯的思想则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要充分重视和挖掘其思想价值所在,尽最大努力发挥其实践价值,为实现中国家庭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其他文献
我国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近几年来,随着《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开设,使得新课改所推行的“自
2007年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一词,该理念一出,在理论界顿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党的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更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