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觉显著性的目标分类与检测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shuiji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标分类与检测是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领域的基本问题和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目标跟踪、行为识别、场景理解等多项研究。目标分类与检测是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应用如视频监控、生物特征识别、图像检索等的关键问题,也是多学科间联系的重要纽带,关乎医学影像、神经认知学、视觉心理学等领域的发展。   当前,绝大多数目标分类与检测的研究是基于以Marr视觉理论为代表的现有计算机视觉框架。这些研究工作缺乏视觉认知机理,特别地,在特征表达以及特征关系建模过程中,忽略了视觉显著性的重要性,和人眼视觉系统相比具有较大差异。这是当前目标分类与检测系统在较复杂场景中缺乏鲁棒性并相对较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文围绕目标分类与检测的特征表达以及特征关系建模这两个问题,开展了下述工作:   ①受神经生理学的稀疏编码和反馈机理启发,本文利用局部视觉显著性改进了著名的层级模型,提高了层级模型在目标分类与检测中的精度,并且利用基于Boosting的反馈机理显著提升了运算速度。   ②利用局部特征视觉显著性机理,本文提出了显著编码,并将其应用于视觉词典模型中。我们从数学几何、数值分析等方面证明了显著编码在精度上优于其他编码方式。在计算复杂度上,与当前效果最好的编码方式相比,显著编码降低了一个数量级。   ③采用特征的全局关系优先原理,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特征图模型的视觉词典新框架。该工作在国际上第一次对视觉单词之间的特征空间关系进行建模,突破了传统视觉词典算法重局部而轻全局的思想。同时,我们证明了之前各种视觉词典模型是该框架下的特例。在保持计算复杂度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我们提出的方法大大提高了目标分类的精度,在多个主流目标分类数据库上取得了迄今为止的最好结果。   ④基于目标全局场景和类别等显著性,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全局显著性的目标检测模型,较大地提升了目标检测的精度。该项工作在PASCAL VOC2010目标检测竞赛中获得第一,代表着当今目标检测的国际领先水平。   ⑤受拓扑知觉组织理论启发,本文提出了一个全局特征优先的形状描述方法,克服了传统形状目标分类算法中对全局特征描述不足的缺陷,大大提升了传统形状目标识别的精度。   ⑥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本文尝试将局部显著性和全局显著性归纳到一个统一的框架下,从非欧氏空间的数学描述入手,提出了基于非欧氏空间的特征表达和特征关系建模方法,在本质上有别于传统的基于欧氏空间的视觉计算理论。在基于非欧氏空间的视觉计算验证中,得到了与人眼视觉系统惊人相似的结果,展示了非欧氏空间在研究目标特征表达的巨大潜力。
其他文献
基于遥感图像的自动目标识别在军事和民用方面都有很重要的应用前景。然而,受到成像参数、目标姿态变化及识别任务需求复杂多变等因素的影响,自动目标识别仍是一个难点。本文
随着现代社会与科技的发展,语音增强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与WSN(Wireless Senor Networks)技术的结合进一步扩展了它的应用领域。但WSN的网络传输会带来信号丢包
旋翼飞行机器人拓展了无人飞行器潜在的应用价值。它具有垂直起降、定点悬停、低空低速飞行等能力;与传统大型直升机相比,旋翼飞行机器人具有更强的机动能力和响应能力。但是
本文主要针对两类海洋机器人(Unmaned Marine Vehicle,UMV)系统即自主水下机器人AUV(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与近水面机器人USV(Unmanned Surface Vehicle,USV)
介入治疗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兴治疗手段。对比传统的开放式手术,它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康复快的优点。机器人辅助技术在介入手术中的应用不仅会减少医生所受辐射,还可以提
随着机器视觉技术发展日益成熟,其已广泛应用于医疗诊断、军事、各类自动检测与控制、遥感、科研、智能机器人、生活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作为机器视觉中的关
实现精确打击是对导弹武器的主要要求。导弹导引与控制的一体化设计可以充分利用导引系统与控制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提升整体系统性能,因而在提高导弹打击精度方面极具潜力。本
救灾机器人是机器人学中的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领域,在世界各地,由于自然灾害恐怖活动和各种突发事故等各种原因,灾难经常发生。特别是日本核泄漏灾难的发生,使得救灾机器人的研究以
视频监控系统是ITS(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关键技术之一是车辆检测。近年来视频监控系统在实际交通环境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更多的应用于城市交通环境中。随着
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坦克作为陆军主战武器,对其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机械化坦克的发展潜力已经接近极限,电传动坦克作为未来坦克的主要发展模式,显示出了蓬勃的生机。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