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头痛,表现为反复发作单侧或双侧搏动性头痛伴发作时常伴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心率加快、呼吸增快、胃肠道功能紊乱等。迄今为止,偏头痛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我们发现采用结扎脑膜中动脉和或颞浅动脉、岩浅大神经切断术可有效治疗顽固性偏头痛,表面硬脑膜的血管及支配的神经参与偏头痛的发病过程,但具体机制不明。但是三叉神经血管系统在偏头痛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分布在硬脑膜及脑膜血管的三叉神经传入神经纤维感受刺激后,通过三叉神经节的中枢突传入三叉神经核,随后进入下丘脑及大脑皮质,产生痛觉。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 NTG)偏头痛模型的建立为阐明偏头痛的发生机制提供了有效手段。硝酸甘油在体内转化为NO,能够诱发健康志愿者和偏头痛患者头痛发作。偏头痛的发生确切机理以及它是通过哪些介质引起疼痛目前尚不明。分布在三叉神经感觉通路的电位香草酸亚1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subfamily member 1, TRPV1)受体受到广泛关注,它是存在于细胞膜或胞内细胞器膜上的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蛋白,已经有学者证明TRPVl受体存在于人类和大鼠的三叉神经节中,能被辣椒辣素或其同类化学物、低PH、高温(43℃)激活。最近研究表明:分布在硬脑膜血管平滑肌的Artemin以及N0通过S-硝基化半胱氨酸激活此受体。TRPVl受体在痛觉的产生及痛觉敏感性增强的病理过程扮演重要角色。目的我们利用硝酸甘油诱导的偏头痛模型,检测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亚1(TRPVl)的基因及蛋白在三叉神经节和硬脑膜的表达,探讨TRPV1受体是否参与硝酸甘油诱导的偏头痛过程以及结扎脑膜中动脉治疗偏头痛的机理。方法成年雌性Wistar大鼠24只,按随机数字法分为硝酸甘油模型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模型组大鼠颈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10 mg/kg);对照组在相同部位注射等量生理盐水(0.9%)。随后观察大鼠行为表现,分别于注射药物1 h、2 h、4h和8h取出大鼠双侧的三叉神经节及硬脑膜,采用RT-PCR、Western Blot及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TRPV1受体表达。结果对照组各时间点三叉神经节均可见TRPV1受体基因及蛋白的表达,但各时间点相对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模型组三叉神经节TRPV1受体1 h、2 h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下调,而4h、8h表达升高(P<0.05);模型组三叉神经节TRPV1受体8h表面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间接免疫荧光显示模型组硬脑膜8h TRPV1受体表达高于对照组。结论TRPV1受体在硝酸甘油诱导的偏头痛模型中表达变化,提示其参与偏头痛的病理过程,抑制或拮抗TRPV1受体将是治疗偏头痛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