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是在方证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建立并采用冻伤及气虚冻伤大鼠模型,从病理、免疫及血循环等方面,探查黄芪桂枝五物汤对两模型的生物效应及作用机理,揭示并比较黄芪桂枝五物汤对两模型作用的异同及相关程度的高低,从而为方证相关理论提供实证依据。研究分为冻伤及气虚冻伤模型的建立及黄芪桂枝五物汤对冻伤、气虚冻伤模型大鼠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两部分内容。
实验一:冻伤、气虚冻伤模型大鼠的建立
方法: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即正常对照组、冻伤模型组、气虚冻伤模型组。冻伤模型组采用低温乙醇和水混合浸泡法进行制备;气虚冻伤模型组为在气虚模型基础上复加了冻伤的因素。气虚模型采用过度疲劳+饮食失节的方法,造模2周后,再用低温乙醇和水混合浸泡法进行冻伤模型的制备。正常对照组动物不施加任何刺激,自然饲养。造模后第2天,各组动物开始给予蒸馏水,每日2次。连续3天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流变、TXB2、6-k-PGF1α和部分免疫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冻伤局部病理改变。
结果:冻伤模型和气虚冻伤模型复制中,大鼠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TXB2/6-k-PGF1α比值、IL-2、IL-6、TNF-β显著升高,红细胞变形指数、6-k-PGF1α显著降低;气虚冻伤模型中TXB2、IL-1α也显著升高,且TXB2、TXB2/6-k-PGF1α比值显著高于冻伤模型组,TNF-β显著低于冻伤模型组。
结论:本冻伤模型和气虚冻伤模型造模3天均存在免疫应激和血栓易形成状态,且冻伤模型和气虚冻伤模型在免疫和血循环方面有一定差异。
实验二:黄芪桂枝五物汤对冻伤、气虚冻伤模型大鼠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方法: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即①正常对照组;②冻伤模型组;③气虚冻伤模型组;④冻伤+黄芪桂枝五物汤组;⑤气虚冻伤+黄芪桂枝五物汤组。②组和④组采用低温乙醇和水混合浸泡法制备大鼠冻伤模型,③组和⑤组气虚冻伤模型为在气虚模型基础上复加了冻伤的因素。造模后第2天,各组动物开始给药,④组和⑤组黄芪桂枝五物汤按相当于生药材4.7g/(kg·d)体重给予灌胃,每日2次,连续3天。①组、②组和③组分别给予等量蒸馏水。给药3天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流变、TXB2、6-k-PGF1α和部分免疫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冻伤局部病理改变。
结果:黄芪桂枝五物汤可显著降低冻伤模型和气虚冻伤模型全血粘度(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IL-1α、TNF-β的水平,能显著升高红细胞变形指数、6-k-PGF1α的水平;能显著降低气虚冻伤模型组全血粘度(高切)、血浆粘度、TXB2、IL-6的水平。
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对冻伤和气虚冻伤均有一定的作用,且对气虚冻伤模型各指标的影响更明显,其可能的机理为通过对免疫与血循环的影响而达到益气活血疗伤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