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技术(STI)定量分析冠心病患者左室短轴切面各节段的二维应变值,评价其在冠心病诊断及预后判定等方面的价值。
方法:入选2011年12月~2013年1月我院心内科住院冠心病患者50例,均于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有≥1支主要冠状动脉狭窄大于75%,其中25人经心电图、心肌酶谱、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明确诊断为心肌梗死,男20例、女5例,年龄平均(61.4±9.7)岁,为心肌梗死组;其余25例,经各项检查排除心肌梗死,定为心肌缺血组,男18例,女7例,年龄平均(60.6±10.2)岁;另选取同一时期来我院健康体检者25例作为对照组,仔细询问病史、结合体格检查、心电图、X线、常规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其中男15例,女10例,平均(57.7±12.7)岁。分别对这三组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采集左室标准短轴二尖瓣口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二维灰阶动态图像,图像存储于机器内,应用本机配带的QLAB软件进行分析,获得短轴各节段径向应变(RS)、圆周应变(CS)及其达峰时间(TPSrs、TPScs)。同步记录胸导联心电图。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计量资料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对照组左室短轴二维应变。
1.1、径向应变(RS)因为室壁在收缩期向心性增厚,所以收缩期应变峰值都为正值;不同水平各节段比较,乳头肌水平RS明显大于心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同一水平每个节段之间差异则没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1.2、圆周应变(CS)室壁在收缩期各节段长度都是缩短的,所以收缩期应变峰值都负值,不同水平各节段之间有差异,心尖水平>乳头肌水平>二尖瓣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水平各节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3、圆周应变达峰时间(TPScs)与径向应变达峰时间(TPSrs)同一水平各节段之间达峰时间基本一致,不同水平相同节段比较无明显差异。
2、对照组与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组左室短轴二维应变比较。
2.1、径向应变心肌缺血组较对照组应变峰值减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组较对照组应变峰值明显减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圆周应变心肌缺血组较对照组相应节段应变峰值减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组较对照组应变峰值明显减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心肌缺血组较对照组达峰时间延迟,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组较对照组达峰时间明显延迟,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1、STI技术可在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未发现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时,通过定量观察心肌应变早期发现心肌缺血及程度。
2、STI技术能够通过定量分析左心室各节段的二维应变,为临床冠心病患者的诊断、评价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程度及判断预后提供无创性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