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研究肠三针治疗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 FC)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与乳果糖治疗FC之间的疗效的差异,进一步探索临床上治疗FC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为治疗FC提供新的思路和选择。方法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针灸科与脾胃科2012年04月-2013年12月门诊及住院的FC患者中,选取60例符合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肠三针组与乳果糖组各30例。肠三针组:肠三针(天枢、关元、上巨虚),双侧同时取穴,中度刺激捻转,得气后留针,每1Omin行针1次,施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min。qd,15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5天,连续治疗2个疗程。乳果糖组:乳果糖口服液(杜密克)15ml Bid,饭后服用。15天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5天,连续治疗2个疗程。2组均于治疗前(第1天)、1个疗程后(第15天)、2个疗程后(第35天)3个时间点随访,记录患者的粪便分型、排便时间、频率及相关伴随症状的评分,结合其总分进行疗效评价。记录两组患者第一次通便时间,比较其差异性。并以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问卷(PAC-QOL)为次要观察指标,进一步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1)肠三针组和乳果糖组在3个时间点的症状总积分较前有差异(P<0.05),说明2种方法均有一定的临床治疗效果:肠三针组无效5例,有效13例,显效9例,痊愈3例,总有效率为83.33%,愈显率为40.00%;对照组无效7例,有效17例,显效5例,痊愈1例,总有效率76.67%,愈显率为20.00%。第35天的2组症状总积分无差异(P>0.05)。(2)肠三针组和乳果糖组的第一次通便时间分别为13.85+5.67小时、19.70±3.34小时,2者间有显著差异(P<0.05)。乳果糖组在改善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第一次通便时间优于肠三针组,起效快。(3)从单项症状的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图可看出:肠三针组在改善便秘患者的排便困难、过度用力,下坠、不尽、胀感,腹胀等伴随症状方面较乳果糖组显著;乳果糖组在改变粪便性状、排便时间、排便频率等方面较有优势。(4)肠三针组和乳果糖组在3个时间点测得的PAC-QOL评分有差异(P<0.05)。肠三针组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远期疗效较乳果糖明显(P<0.05)。结论肠三针对肠道气滞型功能性便秘疗效肯定,疗效与乳果糖相当,甚至可能优于乳果糖组。肠三针组能够减轻功能性便秘患者排便困难、过度用力、下坠、不尽感、胀感、腹胀等相关不适症状,缓解便秘患者担忧等负面情绪,增加患者满意度等,且无明显副作用,安全性良好,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