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古时期,世家大族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独孤氏家族从北周时兴起到唐代末期衰落,存在三百余年。它虽然不能与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赵郡李氏、陇西李氏、琅琊王氏等延续七百年之士族相提并论,然而周、隋、唐三代的外戚地位却令其他任何一个世家大族难以望其项背。特别是这个起源于匈奴,作过北魏勋臣八姓之一的鲜卑化胡姓家族,如何不断适应新的政权,如何融入门第观念极重的中原社会,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前人对独孤氏家族的研究多侧重于该家族中的重要人物或某一支系,而对独孤氏家族的整体研究还缺乏全面系统的分析。鉴于此,本文将以史传为基础,参考墓志、碑刻、文集、笔记等材料,对唐代独孤氏家族的兴衰演变作全面的梳理。
从北朝到隋唐,独孤氏家族主要有三支,分别是独孤信一支、独孤永业一支和接受赐姓的独孤屯一支。独孤信由军功入仕并巧嫁三女,奠定了独孤氏家族周、隋、唐三朝的外戚地位。显赫的外戚地位为独孤氏家族子弟进入仕途提供了方便条件。然而在如何利用外戚身份来维持家族地位上,三支的不同表现导致了不同结局。三支都与王室联姻,并且在婚姻上各自呈现了不同程度的政治性与社会性。在子女教育上,由学习骑射、熟读兵书到学习儒家经典、致力科举,独孤氏家族不断实现着尚武到尚文的转变。因此,独孤氏家族从北朝到隋唐的变化是一个胡姓少数民族不断汉化的过程,也是胡文化与汉文化接触、碰撞、吸收、融合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