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到,初中学生要在信息技术学习中巩固、拓展基础,并发展一技之长:比如受课时限制没有时间学习的实用软件。但现状是,学生的学习时间被各种学科作业和试卷挤占得很满,很难有机会再来发展这一技之长。如果学生通过学习一款软件,作为自己特长的同时还能辅助到学科知识的学习,那对他们来说是事半功倍的。与此同时,脑科学、头脑风暴、教育信息化的理念正被提倡和推广。头脑风暴中提到的一个实用性工具就是思维导图,它是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巴赞提出的。据说,欧美国家的学生从初中开始就习惯使用思维导图软件来整理笔记、自主学习、完成作业,而在中国的学生中这极少见。思维导图软件—以Mindmanager为例,是一款较实用的绘图软件,使用简单,功能强大,是一件很好的思维整理工具。思维导图理念引入到教育领域以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基于思维导图的学习过程很好地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理念和灵活交互的特征。相关研究表明,思维导图是发散思维的形象表达,而发散思维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所以它被认为是一种有用的图形技术,被称为打开人类思维的钥匙。可是,在托尼·巴赞的早期文献中,认为思维导图能够提高大脑效率,并以大脑的半球催化理论作为依据,但这已经被相关研究认定为脑半球理论的一种误解。论文以“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辅助”为主线,开展了以下研究:第一,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探究思维导图理念运用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第二,使用思维导图工具Mindmanager,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第三,以“网络基础”模块为教学案例,阐述用思维导图来辅助教师和学生的过程;第四,从教学成绩和学生的态度进行调查分析,一方面验证思维导图辅助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可以得到经验教训,通过认真总结反思,为思维导图能否成为实用的、有辅助能力的信息技术教学工具提供一些参考。最后可以把这个结果分享给广大信息技术教师,让他们在选择教学工具的时候有个参考依据,或作为成功样例,亦或是前车之鉴。教学实践后的研究数据表明:思维导图在初中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辅助方面有局限性,并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也没有提升学习成绩。但是学生掌握了一种工具,有助于运用于其它学科的学习、终身学习或者生活规划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