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支付体系发展程度体现一国商品流通效率,是经济金融运行的基石。从原始社会商品交换伊始,实物货币支付体系便已经存在并发挥其作用,长达几千年来,支付体系不断沿着“流通成本降低、流通效率提高”的道路前进,从象征货币到金属货币,再到纸质货币,每一次支付体系的进步都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20世纪90年代初,支付技术变革初现端倪,电子支付出现。近十来年互联网技术、通讯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取得了重大进步并进行深度融合,电子支付行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电子支付给生活各方面带来的影响变得越来越明显。电子支付出现是支付体系的一次重大变革,是实物货币支付体系向电子支付体系质的变化,是货币形态实现从“有”到“无”的突破飞跃。 电子支付发展之迅速,从对电子支付规模具有一定替代性和描述作用银行卡消费转账额便可见一般,1996年仅0.53万亿规模,短短20年间便迅速扩充到2016年525.7万亿规模,增长幅度近千倍。电子支付规模相对GDP的比例从1996年0.07,到2016年7.63,比例提升过百倍。这些数字飞速“变大”都无不在昭示电子支付正在对我国经济、生活产生着重大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将随着电子支付行业的深入发展和时间推进而不断扩宽扩广加深。 电子支付自问世以来就吸引了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眼球,也对其从各个角度进行了研究,其中在对央行货币供给影响研究领域最为火热,不断引发新争论,同时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而本文的研究也是属于该领域,本文目的是不仅希望了解电子支付对货币供给的定性影响,而且最重要的是希望探索电子支付与货币供给之间深层次的量化关系,定性定量结合才能弄清楚电子支付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及影响程度,才能更有助于指导或者为央行的货币供给管理提供参考和建议。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并取得了如下的成果: (1)着重梳理了国内电子支付发展历程,并比较其优劣势。梳理过程发现电子支付在我国的发展可谓进步神速、如日冲天,并且电子支付发展符合支付体系和货币“便利化、流通成本降低、流通效率提高”的历史发展规律。此外,还通过简要介绍电子支付在国外的发展现状及首个无现金化国家的诞生,最终得出结论:电子支付未来取代实物支付乃是大势所趋。 (2)对前人关于电子支付影响货币供给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并由此确定了本文的选题角度。首先,前人的分析主要是基于各种角度出发的理论研究和定性分析,缺乏实证检验,得到的结论通常是“产生影响”,但难以说明白影响“是正是负”,更无法弄清楚影响的具体程度;其次,前人分析电子支付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多是从基础货币、货币乘数、流通速度、货币需求等中间变量过渡,这种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往往由于其他中间变量的影响而出现较大偏差甚至错误结论。因此前人研究存在的问题给笔者的启示是: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直接研究电子支付与货币供给之间的关系。 (3)理论分析从三种角度:嵌入电子货币的经典货币供给理论、嵌入交易成本的MIU模型以及基于货币乘数和基础货币维度考虑,分析了电子支付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机制。 (4)从一个较大争议“电子支付是仅对M0产生了替代效应,还是对M0、M1都产生了替代效应”出发,建立嵌入虚拟变量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出电子支付确实会对货币供给产生影响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协整检验和ECM模型相互印证、互补解释。只考虑两变量间关系,而其他变量恒定的情况下,得出如下重要结论并分析原因: ①GDP、电子支付规模和M0或者M1之间存在一定的均衡稳定关系,在该关系偏离均衡的时候,存在一种内在约束机制使得体系重新恢复均衡; ②电子支付对M0产生的替代效应为,当电子支付规模每增长1%时,M0规模则会减少0.3064%; ③电子支付还会抑制M1的增长,具体关系表现为每当电子支付规模增加1%时,M1规模会减少0.6597%; ④电子支付和GDP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电子支付规模每增加1%,GDP总量则会相应地提高近0.2%; ⑤收入或者GDP规模对M0、M1具有十分明显的同向促进效应,每当GDP总量增长1%时,M0、M1规模会分别增加1.7125%、3.0414%。同时还发现GDP对M0、M1的正向增长作用远远大于电子支付的反向抑制作用,分别是后者的5.6倍和4.6倍; ⑥电子支付出现还会改变其他经济变量对M0、M1的影响效果。在电子支付出现前,定期存款基准利率对M0、M1有十分明显和强效的反正调整作用,但是电子支付出现后,实证分析发现定期存款基准利率对M0、M1的调整作用大幅较少,甚至趋于失效。 文章最后笔者还根据所得结论和个人见解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促进和规范电子支付行业发展、加强监管、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重新焕发存贷款政策活力、加快电子货币纳入货币供给体系的研究探索并就其中核心问题“电子货币发行权”问题给出了个人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