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教育部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核心素养”一词,在语文学科教育界引起了学习和研究的热潮,但是对于落实在课堂教学中的办法还尚未明朗。新课程改革对阅读量要求提高,特别是在传统文化作品的阅读方面。一些地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对结合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现实操作上存在较大困难,效果也不够理想。因此,针对要在古典小说教学中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问题,本次研究选定广东省佛山市龙江中学高一、高二随机抽取的六个班级作为调查对象,发现问题与多个因素相关联:学生阅读偏好、不良习惯多、阅读基础薄弱;教师忽视学生的阅读个性,教学媒介的不合理使用等。于是本文查找文献和相关实例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环节严格把关,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思维导图来加强课前预习效果;在课堂上对比汉、粤语的异同、积累古汉语字词的用法来夯实古文化知识基础,课后再利用合理方法提高阅读。教师在课前备课时明确课标要求,深入解读文本,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阅读个性,适当使用教学媒介;课后推荐实用书单,鼓励学生阅读,给学生安排切实可行的阅读任务促使学生完成对阅读内容的转化。在课余时间,家长和学校共同联合促进建立书香校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文化阅读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