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社会交际中所采用的一种符号。同时,语言也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的载体和积淀,是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语言是一面镜子,反映着民族的文化,揭示着民族文化的内容。通过语言,人们能理解这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维模式等文化的特征。在人们的交流中,寒暄表现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寒暄语是人际关系的润滑油,起着推动人们的社会生活能够顺利进行的作用。人们交流的目的不仅仅是传达信息,还要追求人们心灵之间的沟通。中国和日本自古以来是一衣带水的邻邦,由于是同处在汉字文化圈的国家,两国的历史和文化有着深远的渊源。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发展,日本人和中国人维系人际关系的具体方法却又显示着各自的不同特征。两国人民在国际交往中由于没有充分地认识和理解这些特征,使得中国人和日本人在交流中经常发生误解和纠纷。所以,对于中国的学习者来说,要想学好日语就必须同时学好日本文化。本论文详细的分析了日常日语寒暄语的使用,并且还进一步探讨了日本文化和寒暄语的关系。本论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章是绪论,在本章中首先导入选题。详细阐明了研究的动机、目的和意义,并且对比国内和国外的前期研究。第二章是寒暄语的由来、分类、特征以及变化。本章解释了寒暄语究竟是什么,中国和日本又是如何定义的。通过举例具体分析了寒暄语的分类方法。阐述了寒暄语的独有特征和新型的变化。第三章是各场面寒暄语的分析以及中国学习者的注意事项。本章详细分析了时间的寒暄语、见面和分别时的寒暄语、请求时的寒暄语、物品授受时的寒暄语、进出家门时的寒暄语、感谢和道歉时的寒暄语。另外,阐述了中国学习者在学习日语寒暄语时的注意事项。第四章是日本文化对寒暄语的影响。本章通过阐述日本的地理环境、民族特征和心理意识分析了日本的“和”精神、“以心传心”自然意识以及集团主义对寒暄语的影响。第五章是本论文的结论和今后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