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健康的生命是创造与享受幸福的前提。体育运动作为人们改造和完善身心健康状况的日常活动,是促进身心健康最积极、最有益、最有趣的方式。研究主要探讨健身运动、心理韧性和幸福感三者之间的关系,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综合幸福问卷》为测量工具,选取南昌市在校大学本科生416名作为研究对象,使用SPSS16.0和LISREL8.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所采用的《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综合幸福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各项指标均符合测量学标准,适用于大学生群体的研究;2、大学生健身运动、心理韧性与幸福感在专业、经济状况、身体状况、健康关注和人际关系等人口学变量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差异;3、健身运动对心理韧性和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表现为大强度且持久的、每次锻炼31-59分钟、每周锻炼1-3次,总锻炼量为中等程度的锻炼最有益于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心理韧性和幸福感水平;4、健身运动作为一种需要坚持与付出甚至是需要合作与奉献的运动,主要通过改善身心素质、拓展人际关系、提升情绪管理能力、加强挫折应对能力和改变认知等促进个体的积极情感体验、生活满意度和人际关系来培养心理韧性和提升幸福感水平。由此可知,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不但能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更能通过合理、适度、有效的锻炼来提升心理韧性和幸福感水平。因此,从学校来看,营造锻炼氛围,宣传健康知识,定期举办全体学生都能参与的体育活动,对锻炼设施的适当开放等措施都能帮助大学生提升心理韧性和幸福感水平。而作为学生个体,更应该把身体健康的意识转化为行动,培养对健身运动的兴趣,养成锻炼的习惯,让自己在丰富多彩的体育锻炼中培养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拓展人际关系,提升自我效能感和培养能力感,进而达到高品质、高满意度的生活质量,以此来提升心理韧性和幸福感水平。